[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394.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朗华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是多组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对于特殊形状的产品例如具有较深加强筋位的产品,或者是产品量产时要求脱模力较大时,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不能够完全脱离模具或者产品未能与顶出机构(如顶针,斜顶,推块等)脱离,这时需要手工脱模,或者需要增加顶出机构的顶出行程,或者将顶出系统改为二次顶出,这就使模具不能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和增加了模具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是现有的一种采用二次顶出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一顶针底板011、设在第一顶针底板011上的第一顶针面板012、设在第一顶针面板012上的第二顶针底板013、设在第二顶针底板013上的第二顶针面板014,枢接在第一顶针底板011上的顶出镶件03以及位于顶出镶件03侧上方的止挡块07,第二顶针面板014上方为动模板04,第一顶针底板011和第一顶针面板012固定连接,第二顶针底板013和第二顶针面板014固定连接,第一顶针面板012、第二顶针面板014、动模板04和动模仁06上设有相互对应地第一顶出导向孔0151,第一顶针015固定在第一顶针底板011上并贯穿第一顶针面板012、动模板04和动模仁06上设的第一顶出导向孔0151,第二顶针016固定在第二顶针底板013上并贯穿第二顶针面板014、动模板04和动模仁06上设的第二顶出导向孔0161。开模时,模具在驱动装置作用下,第一顶针底板011、第一顶针面板012、第二顶针底板013、第二顶针面板014同时向上匀速运动,当顶针镶件03顶到止挡块07时,顶针镶件03开始转动并推动第二顶针底板013和第二顶针面板014相对于第一顶针底板011和第一顶针面板012加速顶出,从而将产品01顺利顶出。上述顶出机构需要两套顶针板,增加制造成本,并且在顶出过程中顶出镶件易于磨损,导致上顶针板顶出的平衡,造成顶针或其他顶出机构的磨损,从而使产品产生漏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简化模具结构,提高了模具的自动化生产程度,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所述模具动模板及动模仁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顶出导向孔;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模具动模板及动模仁的下方,包括顶针底板、设于顶针底板上的顶针面板、一端设于顶针底板上而另一端贯穿顶针面板并插入所述第一顶出导向孔的第一顶针、以及作用于顶针底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第二顶针、驱动杆以及枢设于顶针面板或顶板底板或顶针面板与顶板底板之间的可转动顶出块;所述模具动模板及动模仁上还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顶出导向孔;
所述顶出块具有一驱动部和顶推部;
所述驱动杆安装于模具的动模板上并与顶出块的驱动部相对;
所述第二顶针的底端与顶出块的顶推部相抵,其顶端则插入所述第二顶出导向孔内;
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顶针底板带动顶出块、第一顶针以及第二顶针匀速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顶针以及第二顶针匀速顶出;当顶出块匀速向上运动至与驱动杆相抵位置时,所述驱动杆作用于顶出块的驱动部,使顶出块的顶推部向上运动并作用于第二顶针,使第二顶针相对第一顶针加速顶出。
上述所述第二顶针上还套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二顶针底端夹持在弹性复位装置与顶出块的顶推部之间。
上述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由弹簧和中间开孔的压块组成,所述压块固定在顶针面板上,弹簧顶端与压块相抵,弹簧底端与第二顶针底端的上表面相抵。
上述所述驱动部和顶推部设于顶出块顶部,并且驱动部位于顶推部的左上方。
上述所述顶出块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在顶针底板上的固定块,顶出块中部、左右两侧固定块、顶针底板上设有连通的枢接孔,枢接轴设在连通的枢接孔内。
上述所述顶出块底部与顶推部相对的位置设有用于顶针定位的凸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顶出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一套顶针板,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产品脱模顺利。2、第二顶针上设有由弹簧和压块组成的弹性复位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自动化生产程度。3、驱动部位于顶推部的左上方,结构更合理。4、顶针的定位精度由设在顶出块底部的凸起部控制,不因顶出块转动部位磨损而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朗华模具注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朗华模具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肝脏增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空冷变压器次级谐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