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循环疲劳寿命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122.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江莞;邓启煌;王连军;李耀刚;张青红;王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电 陶瓷 耦合 条件下 循环 疲劳 寿命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循环疲劳寿命的测试方法,其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上导向模(2),在上导向模(2)上设有高精度载荷传感器(1),上导向模(2)设于下导向模(3)上,在下导向模(3)的下方设有下承载模(7),待测试的样品(5)置于下承载模(7)上,在下导向模(3)与下承载模(7)之间设有上承载模(6),压杆(4)的一端穿过下导向模(3)后连接上导向模(2),另一端位于样品(5)的上方,在样品(5)的下方设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8),高精度位移传感器(8)设于下承载模(7)的内孔内,下导向模(3)、压杆(4)及下承载模(7)由良好导电的金属材料制得,下导向模(3)及下承载模(7)分别连接高压电源(9)的正极及负极,上承载模(6)由透明的绝缘的树脂材料制得,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1、由高压电源(9)通过下导向模(3)及下承载模(7)向样品(5)施加交流电场或直流电场;
步骤2、通过压杆(4)向样品(5)采用载荷控制的循环疲劳加载,加载的波形为正弦波,加载的频率范围为40-100Hz,采样率的范围为0.1-500pt/s;
步骤3、对样品(5)加载一定循环周次后,循环疲劳加载结束,继续通过压杆(4)以一定加载速率向样品(5)加载力场直至样品(5)断裂,在加载过程中以一定采样频率记录通过高精度载荷传感器(1)及高精度位移传感器(8)得到的位移和载荷,计算得到断裂强度σf,该断裂强度σf即为剩余强度;
步骤4、重复步骤2及步骤3,对另外至少2个样品(5)进行测试,当步骤1中加载的为交流电场时,测试时选择不同的循环周次,得到每个循环周次所对应的剩余强度,绘制循环周次-剩余强度曲线,由剩余强度的变化趋势判据得到该循环力场/电场耦合作用下与样品(5)所对应的材料的疲劳寿命;
当步骤1中加载的为直流电场时,测试时选择不同的直流电场强度,得到在不同直流电场强度下,一定循环周次所分别对应的剩余强度,绘制循环周次-剩余强度曲线,由剩余强度的变化趋势判据得到该循环力场/电场耦合作用下与样品(5)所对应的材料的疲劳寿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强度σf的计算步骤为:根据所述位移和载荷绘制位移-载荷曲线,在该曲线中找出样品(5)断裂时加载的最大载荷P,则:
其中,a为所述下承载模(7)的内孔直径,b为所述压杆(4)的直径,t为所述样品(5)的厚度,γ为所述样品(5)的泊松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5)为脆性小样品材料,其为圆片或方片,样品(5)的厚度为0.3-0.7mm,若样品(5)为圆片,则直径为10mm,若样品(5)为方片,则边长为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场的幅值为600V/mm,所述直流电场的强度范围为-1000-1000V/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电陶瓷力电耦合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加载速率为0.02~0.05mm/min,所述采样频率为10pt/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1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