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石油油藏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805.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戢灵美;蒲万芬;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油 油藏 强度 解堵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油企业高渗透裂缝性油藏堵水领域中,注入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对高渗透裂缝层封堵后用于石油油藏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高渗透裂缝油藏的堵水,要求堵剂具备注入性好,堵剂强度高和老化稳定性好等特点,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是裂缝性油藏堵水的良好的堵剂,但是由于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的解堵困难,而传统的解堵剂是针对聚合物类堵剂解堵,用传统的解堵剂不能有效的降解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垢样或者堵剂垢样降解后有大量的白色粉末沉淀,这使大渗透层中的脲醛树脂堵剂降解后对基质造成伤害,易造成解堵失败。
针对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不仅要求该解堵剂能有效的对堵剂降解,更要避免降解后解堵剂对基质产生伤害,即降解后产生粉末状沉淀,有效的降解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使高强度堵剂完全降解,避免伤害是指降解后,解堵剂尽量的澄清,即此时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经过解堵剂降解后,体系的粘度接近解堵剂溶液初始的粘度(1.40mPa.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解堵剂的不足,能有效对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的降解,避免降解后解堵剂对基质产生伤害,特提供一种用于石油油藏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油油藏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是由稳定二氧化氯、柠檬酸、氨基磺酸、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其特征是:该解堵剂所含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质量以克或千克为单位;二氧化氯0.090-0.092%,在常温下将稳定的工业品二氧化氯加水配制成有效二氧化氯质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搅拌均匀、密封;柠檬酸0.011-0.015%,在常温下将固体柠檬酸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5%的柠檬酸溶液,搅拌均匀、密封;氨基磺酸0.011-0.015%,在常温下将固体将氨基磺酸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5%的氨基磺酸溶液,搅拌均匀、密封;过氧化氢1.15-1.20%;其余量为水。
该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先将上面配制的0.5%的柠檬酸溶液和0.5%的氨基磺酸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制成混合酸;然后将上述混合酸与已配制的有效二氧化氯质量百分比为0.1%的二氧化氯溶液按照体积比1:20混合,混合后将该体系在常温下活化24-36h;最后在上述活化后的混合液中加入过氧化氢1.15-1.20%,即制得针对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
用于石油油藏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的应用:先在模拟地层岩心中注入0.1倍孔隙体积的脲醛树脂堵液体系,在60-120℃恒温箱中使其充分固化;然后向上述岩心中注入上面制得的2.0倍孔隙体积的解堵剂溶液,关泵48-72h,后用水驱,测得岩心裂缝渗透率恢复率为9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解堵剂在地层温度和酸的作用下,稳定的二氧化氯溶液缓慢释放出二氧化氯分子,该解堵剂中所用酸是柠檬酸和氨基磺酸,没有腐蚀性,对地层伤害小;该解堵剂对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垢样的降解率接近100%,降解后溶液体系呈澄清状,体系粘度接近解堵剂初始粘度(1.40mPa.s),岩心流动实验表明,该解堵剂能使被脲醛树脂堵剂封堵的岩心裂缝渗透率恢复到原始的98%。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
(1)实例1:针对高强度堵剂的解堵剂配方及步骤。
A配制稳定的二氧化氯溶液:将2.0g工业品二氧化氯,有效二氧化氯百分比为20.0%,加入398.0g水中,搅拌均匀密封。
B配制柠檬酸溶液:将0.05g柠檬酸加入9.95g水中,搅拌均匀密封。
C配制氨基磺酸溶液:将0.05g氨基磺酸加入9.95g水中,搅拌均匀密封。
D将上述配制的柠檬酸溶液和氨基磺酸溶液20g,加入400g二氧化氯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
E最后加入16.8g含有过氧化氢30%的双氧水与上步所得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解堵剂。
(2)实例2:静态评价解堵剂的降解效果。
用天平称取250g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垢样,加入436.8g已经配制好的解堵剂中,密封并放入70℃恒温箱中,每隔一定时间观察解堵剂对高强度脲醛树脂堵剂垢样降解效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