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通风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651.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加宁;裴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7/00;E06B3/6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户,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窗。
背景技术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为减少采暖时建筑对室外环境传递的热量,其密闭性在不断地加强,使得室外空气通过窗户的自然渗风量越来越小。结果虽节省了能量,但同时却牺牲了室内的空气品质,直接影响到了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现有居民建筑及办公楼宇中存在室内因窗户密闭性好而使空气质量差、窗户通风量难控制、窗户通气效果和保温效果不能兼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通风窗,以解决现有居民建筑及办公楼宇中室内因窗户密闭性好而使空气质量差、窗户通风量难控制、窗户通气效果和保温效果不能兼备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通风窗,所述混合动力通风窗包括内窗框、第一开启窗扇和四个铰链,所述第一开启窗扇上镶嵌有三层第一玻璃片,第一开启窗扇的固定端通过两个所述铰链与内窗框铰接,第一开启窗扇的开启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锁手,所述混合动力通风窗还包括外窗框、固定窗扇、第二开启窗扇、通风机控制器和隔板,所述固定窗扇上镶嵌有一层第二玻璃片,固定窗扇镶嵌在外窗框内,第二开启窗扇上镶嵌有两层第三玻璃片,第二开启窗扇的固定端通过另外两个所述铰链与内窗框铰接,第二开启窗扇的开启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锁手,固定窗扇和第二开启窗扇并列设置,第一开启窗扇与第二开启窗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开启窗扇和第二开启窗扇之间垂直设置有隔板,固定窗扇、第二开启窗扇、隔板和墙垛围成的空间为通风道,外窗框的下部和内窗框的上部均加工有多个通风口,内窗框的上部设置有通风机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设置通风机控制器可使通风窗在关闭状态下实现室内、外的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本发明的多层玻璃片及通风道的设置充分利用了太阳辐射能这一自然能源,当太阳直射到玻璃上时,太阳能被吸收,而靠近通风道的一层第三玻璃片能够有效地将长波辐射阻止在通风道内,使得热量集中在通风道内,使通风道成为一个小型温室,对进入通道内的室外空气有很强的加热作用;相比直接开窗通风,本发明的通风窗可以通过外窗框的下部的通风口进入通过固定窗扇和第二开启窗扇之间的通风道后,由内窗框上部的通风口进入室内,通风道是室外新鲜空气的气流通道,其设置是为新鲜空气提供升温和缓冲的空间,新鲜空气在通风道内经过太阳光的照射能够升温,使人们在室内呼吸到适宜温度的空气;本发明的固定窗扇、第一开启窗扇和第二开启窗扇上的玻璃片多层设置可有效减弱室外噪声传入室内;第一固定锁手和第二固定锁手分别控制第一开启窗扇和第二开启窗扇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灵活,便于居民清洗窗体和通风道;本发明使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合在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的冬季使用,能够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由于人们自然开窗通风产生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一层第二玻璃片5-1、两层第三玻璃片6-1、三层第一玻璃片3-1和隔板8之间的连接装配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侧视图;图5是图1的B-B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混合动力通风窗包括内窗框1、第一开启窗扇2和四个铰链3,所述第一开启窗扇2上镶嵌有三层第一玻璃片2-1,第一开启窗扇2的固定端通过两个所述铰链3与内窗框1铰接,第一开启窗扇2的开启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锁手2-2,所述混合动力通风窗还包括外窗框4、固定窗扇5、第二开启窗扇6、通风机控制器7和隔板8,所述固定窗扇5上镶嵌有一层第二玻璃片5-1,固定窗扇5镶嵌在外窗框4内,第二开启窗扇6上镶嵌有两层第三玻璃片6-1,第二开启窗扇6的固定端通过另外两个所述铰链3与内窗框1铰接,第二开启窗扇6的开启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锁手6-2,固定窗扇5和第二开启窗扇6并列设置,第一开启窗扇2与第二开启窗扇6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开启窗扇2和第二开启窗扇6之间垂直设置有隔板8,固定窗扇5、第二开启窗扇6、隔板8和墙垛13围成的空间为通风道9,外窗框4的下部和内窗框1的上部均加工有多个通风口10,内窗框1的上部设置有通风机控制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