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581.3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伟;刘振华;章江生;叶剑锋;方玲;胡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7/06 | 分类号: | C07C237/06;C07C235/06;C07C231/24;A61K31/221;A61K31/22;A61K36/66;A61P9/10;G01N30/89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3211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胡索 酰胺类 化合物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延胡索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
关于延胡索的化学成分,文献报道多见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他成分报道的很少,没有酰胺类化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该提取物从传统中药延胡索中提取而得,提取物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50%-90%。
在该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中,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R为含有羰基,羟基,酯基或氨基的烷基。其中主要的化合物为2-氨基戊酰胺-5-乙酸酯和丁酰胺-4-乙酸酯,结构分别如式(II)和(III)所示。
式(I)
式(II)
式(III)
在该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式(I)化酰胺类合物的含量为50%~55%,其中2-氨基戊酰胺-5-乙酸酯的含量为20%~40%,丁酰胺-4-乙酸酯等的含量为15%~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延胡索药材的乙醇提取物过大孔树脂柱,收集纯水洗脱部位;大孔树脂为中等极性和非极性大孔树脂柱,包括D101、HPD100、X-5、DA201、D301和AB-8中的任意一种;
延胡索药材与大孔树脂柱用量比为1kg∶15~20L;所用纯水与大孔树脂柱体积比为3~5;
(2)收集步骤(1)洗脱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用1/4~1/2倍乙酸乙酯萃取2~5次,收集萃取后水层;
(3)取步骤2所得的水层溶液,用1/4~1/2倍体积正丁醇萃取2~5次,收集正丁醇层,浓缩干燥即得酰胺类化合物的组分,其中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50%-90%。。
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延胡索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干燥的10~100目延胡索药材粗粉用5~8倍重量乙醇溶液提取2~4次,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0~10℃下静置10~48小时,取上清液;乙醇溶液体积浓度为60%~80%。
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得率为0.06%-0.2%,经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光谱技术鉴定,其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了50%-90%,并且通过异羟肟酸铁反应显阳性。,
对该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硅胶正相柱色谱柱和反相C18柱色谱柱组合进行分离,得到两个高含量的化合物,用核磁共振进行分子检测,证实这两个化合物为2-氨基戊酰胺-5-乙酸酯和丁酰胺-4-乙酸酯,通过对这两个化合物的含量检测,2-氨基戊酰胺-5-乙酸酯在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中的含量为20%~40%,丁酰胺-4-乙酸酯等的含量为15%~35%。
硅胶正相柱色谱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柱(20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乙酯-甲醇-0.5M NaH2PO4溶液(37∶10∶10∶60,加1%三乙胺,磷酸调pH至3.5),柱温室温。
反相C18柱色谱柱条件:色谱柱为YMC-液相色谱ODS反相柱(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7∶3∶∶0.1,1∶9∶0.1,PH调至6.5,柱温室温。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经动物试验证实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加入药剂学接受的辅料后,可以制备各种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制剂,如液体制剂(注射剂、口服液),固体制剂(片、胶囊剂,胶丸剂)等。
酰胺类化合物是在延胡索中新发现的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和作用机理都不同于延胡索中已发现的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对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发现其同样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有可能成为续延胡索生物碱类化合物外新的延胡索有效成分,同时为全面阐释延胡索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复杂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而由于生物碱类化合物作用强烈,并有一定的毒性,而本发明制备的延胡索酰胺类化合物提取物安全性良好,如经深入开发,将能够为企业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有关延胡索相关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