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抓力锚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528.3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30 | 分类号: | B63B2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40236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抓力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锚。
背景技术
在固定工程船舶或者例如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施工平台的场合,需要用到大抓力的锚。这样的锚例如ZL01808677和ZL200510078118所述的,具有锚爪和一端连接锚爪的锚柄,锚柄另一端用于连接锚链或类似物件,利用锚链或类似物件将锚放入水中,然后拖拽锚柄使得锚爪锚入海底的泥土或者砂石中,依靠锚爪与海底的抓地作用和锚本身的重量将海洋施工平台或工程船舶固定。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锚的抓力,通常可以增加锚的体积和重量,同时通过改变锚爪的形状来提高锚爪的抓地深度和牢固程度。但是增加锚的自重和体积又会导致锚的结构牢固程度不足,尤其是在拖拽过程中容易受阻力和自重而变形、损坏。况且锚体积、重量的增加也增加了加工、运输和使用成本。
通过改变锚爪形状的办法来增加锚抓力的办法也显得很困难,国内外鲜有报道,例如前述的ZL200510078118是在对ZL01808677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将锚爪的上表面设置的倾斜向下,有利于在保证锚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便于锚爪入土抓地。但是这样的结构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倾斜向下的上表面既利于锚爪入土,同样也减小了锚爪出土的阻力,在风浪等情况下,锚链移动就可能将锚拖拽导致位移或者拔出。所以该锚的实际性能几乎未见提高。
所以要在基本不增加锚成本的前提下提高锚的抓力是本领域长期以来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抓地能力更好的大抓力锚。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抓力锚,包括锚爪和锚柄,锚柄的后端与锚爪连接,锚柄前端位于锚爪上前方,锚柄前端上设置与锚链连接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爪为中空结构,锚爪上设置连通内腔和外部的通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锚的锚爪为中空结构,这样的结构降低了锚本身的自重,同时中空的箱形结构的锚爪可以利用表面的相互支撑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保证锚爪的结构牢固,避免在被拖拽的过程中锚爪变形或损坏。本发明的突出改进在于,要在锚爪上开设通孔,使得锚爪内腔与外部连通,这样在锚入水之后,海水可以进入锚爪内腔,锚爪内腔的空气会被排出,这样锚的自重会显著增大,同时因为锚爪内腔进水了,所以锚爪受到的浮力又显著降低。而锚柄只是杆体或者板体结构,本身所受浮力和自重在整个锚中比例较小,所以锚爪自重显著增加、浮力显著减小,就使得整个锚的自重显著增加、浮力显著减小;这样锚的抓力显著提高。更意料不到的是,海水、海底的泥沙都是具有粘性的,锚爪上的通孔在进水、或与海底的泥砂接触之后,因为这些物料粘性作用,锚爪更难以与之分离,进一步增大了结合力,锚的抓力提高。同一锚在未开孔时抓力为450T时,开孔后可增加10%以上,达510T。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进,不改变锚的自重,不增加成本,显著提高了锚的抓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图1中的D-D向剖视图;
图6是锚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述的锚的仰视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到7所示的一种大抓力锚,优选的锚结构包括锚爪1和锚柄2,锚柄2的后端与锚爪1连接,锚柄2前端位于锚爪1上前方,也就是图1中所示的右侧为前方、左侧为后方;锚柄2前端也就是图1所示的右上侧的端部上设置与锚链或绳索等类似物连接的连接装置3,锚爪1、锚柄2、连接装置3等部件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或者进行创新改进均可,只要根据所需的抓力合理设计相关和选择即可。本发明的核心改进是在不增加自重和加工成本、材料成本的前提下提高锚的抓力,因此本发明创造性地设置了锚爪1的结构,具体就是:锚爪1为中空结构,同时锚爪1上设置连通内腔和外部的通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