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M微粒捕捉反吹循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406.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超声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F02M35/08 | 分类号: | F02M35/08;F02M25/07;F01N3/023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m 微粒 捕捉 反吹 循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内燃机进排气微粒捕捉反吹循环技术,尤其涉及的是柴油机进排气微粒捕捉反吹循环技术的装置发明。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降低内燃机排放污染大气环境,尤其是柴油机PM 2.5微粒及有害尾气NOx排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欧美先进国家近年已立法规定,微粒捕捉器是较大功率柴油机必须安装的附件,微粒捕捉器可有效捕捉包括PM 2.5微粒90%以上,但其再生技术结构复杂,不管是主动再生(如电加热、喷油喷气燃烧、微波、红外加热)或被动再生(如燃料添加剂、催化剂连续再生)其再生技术装置不仅难以操控,而且成本高,若再生不彻底,将使内燃机背压升高,严重影响内燃机的正常功率发挥。以上因素是这些捕捉器在我国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者在提供一种能利用内燃机进排气流动能量互为反冲洗滤袋捕捉的微粒可圆满完成进排气微粒捕捉反吹循环的实用化技术,达到节能减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微粒捕捉反吹循环器,有一个包括基板和壳体围成的换流室,在所述的换流室内有一个用均布桨叶,曲面盖板和侧向开口的套轴组成的旋转进气通道。所述套轴的两端与基板一体的管轴连接,所述基板上至少设有两个互为对应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上段与换流室相通,其下段呈喇叭状开口与换用进排气管及对应的滤袋组件相通。
所述旋转进气通道与时间控制电磁阀阀芯的连接件碰接。主要用于调节控制旋转进气通道的转速。
所述旋转进气通道上也可以装置耐磨棒与耐磨圆环碰接,利用耐磨棒和耐磨圆环的摩擦阻力调节控制放慢旋转进气通道的转速。所述壳体上也可以设有歧管,并在歧管内设有可调阻风门。以调节废气循环利用。当所述旋转进气通道下开口对应基板上的一个导向通孔及滤袋组件吸入空气时,滤袋捕捉微粒,空气经旋转进气通道从管轴上开口连通进气管,直达内燃机燃烧,所述导向通孔在换流室一侧偏向逆时针开口,进气时,气流依逆时针方向偏转冲击桨叶可为旋转进气通道提供逆向旋转动力。导向通孔朝滤布一侧呈喇叭状开口排气时,有利滤布捕捉微粒。
排气管也依逆时针方向接入壳体,使排气在换流室内逆向流动,往另一导向通孔排出时,微粒被另一滤袋捕捉,此时,旋转进气通道从左转到右,对于基板上固定不动的左右二个导向通孔及滤袋而言,进排气互换,原左边进气时滤袋捕捉到的微粒随排气返回大气。原右边排气时滤袋捕捉到微粒随进气带入内燃机燃烧,如此循环旋转,实现了微粒捕捉反吹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捕捉90%以上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微粒(包括PM 2.5)返回燃烧,加装废气循环还可减少有害尾气NOx排放,从污染源头上,有效地净化环境,给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为发动机充分利用碳烟微粒燃料提供能源,从而又消除了以往因空滤器堵塞进气不足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问题,达到节能减排的多重目标。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
本微粒捕捉反吹循环器,有一个由壳体4与基板6围成的换流室20,并在换流室内有一个由均布桨叶7、8、9等,桨叶(本实施例为6片桨叶)、曲面盖板12及一侧开口的套轴10组成一体的旋转进气通道11,所述套轴10的两端套接在与其基板6一体的管轴18上,套轴10的两端依靠管轴18旋转。
当发动机开机吸气,空气从左边滤袋组件2进入时,大气中的微粒捕捉在滤袋组件2上,空气从导向通孔14沿旋转进气通道11和进气管5直达发动机的同时,因导向通孔14上段偏向逆时针方向开口,进气将推动桨叶使旋转进气通道11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排气1切向进入换流室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气微粒往右边导向通孔15出去被捕捉滤袋组件3上,当旋转进气通道11从左边转到右边,对基板6上固定不动的左右导向孔14、15及滤袋2、3而言,瞬时完成进排气的互换,原左边导向通孔14及滤袋2由进气变成排气,原左边滤袋2进气时捕捉的微粒返回到大气中,原右边导向通孔15滤袋3在排气时捕捉的微粒将随进气被带入发动机燃烧,旋转进气通道11每旋转半周,滤袋2、3捕捉的微粒正好反吹一次,如此旋转进气通道11旋转循环,就能完成PM微粒捕捉反吹循环效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超声电器厂,未经瑞安市超声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热电偶微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