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值保流铝电解槽筑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337.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江;康定军;张宏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王瑞丽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值保流铝 电解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筑炉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近值保流铝电解槽筑炉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筑炉工艺作为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管理。筑炉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电解槽在通电启动以及启动后电解槽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否高效、电解槽寿命等方面。当前电解槽发展趋势向着大型以及超大型电解槽结构发展,电解槽一次性投入越来越高,目前300kA级电解槽每台次投入已经超过100多万元,每台电解槽大修一次投入也高达80万元以上,筑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解槽投产后的效益和电解槽的寿命。传统的电解槽筑炉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型电解槽的管理要求,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效益管理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投入和产出效益比难以满足当前大型和超大型铝电解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由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值保流铝电解槽筑炉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铝电解槽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漏炉现象,保证生产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值保流铝电解槽筑炉方法,包括电解槽底部砌筑,保温层砌筑或防渗料铺筑,阴极钢棒砂洗,阴极碳块的组装和放置,阴极钢棒焊接,阴极碳块扎固,电解槽侧部扎固,其中,在所述阴极碳块的组装和放置中,将电阻值相同或相近的阴极碳块组装、放置在同一台电解槽内。
进一步,所述同一台电解槽内的阴极碳块的电阻值在±5mv范围内。
在传统的电解槽筑炉中,虽然对阴极碳块组装的质量进行检验,但是在筑炉的过程中仅仅按照合格块进行放置和扎固,这样电解槽在交付验收后启动过程中经常出现阴极电流分布不均的现象,严重的导致启动时候漏炉现象,有的电解槽在启动后期中早期造成破损,降低电解槽寿命,给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有时候更威胁系列安全。
本发明在电解槽筑炉前,对阴极碳块的组装质量进行分类,对于压降值相近的进行编组,也就是说让电阻值相近的阴极炭块放置在同一台电解槽内,保证电解槽内每块碳块通过的电流相同,这样电解槽在通电后,每块阴极导出的电流基本相同,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避免了漏炉现象,保证生产的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传统的筑炉工艺,无法保证铝电解槽在通电投产后的安全保障,无法满足阴极电流分布的均匀性,也是造成铝电解投产后阴极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时候也造成电解槽通电后漏炉事故的发生,给系列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值保流筑炉工艺技术的产生,解决了铝电解槽在通电投产后阴极电流的平稳、均匀性,强大的直流电在阴极上均匀分布并导出,有效解决了个别阴极导出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异常事故或造成电解槽早期破损,降低电解槽寿命,同时在正常生产管理中,均匀的阴极电流分布也为提高电流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阴极表面积的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阴极压降直接降低,为低电压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筑炉工艺阴极碳块组装方式:
电解槽底部砌筑→保温层砌筑或防渗料铺筑→阴极碳块检查→阴极钢棒砂洗→阴极碳块组装→阴极碳块放置→阴极钢棒焊接→阴极碳块扎固→电解槽侧部扎固。
在传统的电解槽筑炉中,虽然对阴极碳块组装的质量进行检验,但是在筑炉的过程中仅仅按照合格块进行放置和扎固,这样电解槽在交付验收后启动过程中经常出现阴极电流分布不均的现象,严重的导致启动时候漏炉现象,有的电解槽在启动后期中早期造成破损,降低电解槽寿命,给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有时候更威胁系列安全。
本发明的筑炉方法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解槽底部砌筑;
步骤二,保温层砌筑或防渗料铺筑;
步骤三,阴极钢棒砂洗,将电阻值在±5mv范围的阴极碳块组装、放置在同一台电解槽内;
步骤四,阴极钢棒焊接,阴极碳块扎固;
步骤五,电解槽侧部扎固。
本发明的原理是:电解槽的导电是靠阴极导出的,每一组阴极相当于一个电阻,在电解槽内部呈并联放置,当通入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电阻值越大,通过电流越少,电阻值越小,通过电流越大,该电阻发热越快,最终导致该电阻烧断,也就是电解槽所谓的漏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镁合金
- 下一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接触轨的监控系统及其动态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