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肤烧创伤修复及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药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262.2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慰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制备 治疗 过敏性 皮肤 创伤 修复 促使 组织 再生 药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药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一种制备治疗过敏性皮肤烧创伤修复及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最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中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烧伤可以根据伤害的机制、深度、程度和关联伤害及并发症进行分类,根据深度区分。目前,根据烧伤损伤到皮肤不同的深度,可粗略将烧伤分成一度,二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烧伤。浅表烧伤(一度、浅二度)可能或常用药物会自然愈合,深二度以上对于烧伤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深二度烧伤因为损伤真皮层,故导致疤痕增生,常常需要外科清创术和植皮手术。
通常治疗烧创伤的药物很多,但目前的药物都解决不了一种特殊人群的烧创伤的创面修复。其主要原因为这些特殊人群的患者是过敏性体质皮肤,使用目前市售的常用治疗药品后,会导致创面产生湿疹、糜烂,引起创面进一步加深坏死,以致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同时发生红肿溃烂,难以治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针对过敏性皮肤烧创伤患者,提供一种药物可治疗过敏性皮肤烧创伤修复及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的新用途。
技术方案:
白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肤烧创伤修复及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药物的应用;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白芨水提取物制备治疗过敏性皮肤烧创伤修复及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药物的应用。
该药物的水提取的制备方法:
将白芨粉碎,过筛80目以上,以100目为佳;沸水提取,过滤或离心分离,滤液浓缩制得浸膏,即可成品,外敷,每日换药1次。
2005年版一部附录膏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制备成外用膏剂。
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ex A.Murray)Rchb.f. )
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
1、白芨作为常用中药,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其可以治疗烧伤及外科创伤,但作为治疗过敏性皮肤的未见报道,本发明根据常年临床发现其在过敏性皮肤的烧创伤具有很好疗效,本发明属于选择发明,并且发现其水提物作用明显,扩大白芨的使用范围,增加了适用症。
2、无过敏性皮肤的患者使用市售的药物,一度、浅二度、深二度的烧创伤,都会逐步的愈合。但过敏性皮肤患者由于自身皮肤过敏原因使用市售的烧创伤药物反而引起创面逐步加重,局部创面红肿溃烂,以致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溃烂,同时全身不适、失眠、发热,久治不愈,患者痛苦不堪,且会引起疤痕,成为当今烧创伤界的难题。经使用其他药物久治不愈且存在上症状的患者,使用本发明之后使得过敏性皮肤的患者烧创伤创面不产生湿疹、红肿、糜烂,能顺利地修复创面组织和皮肤再生。
2、过敏性皮肤的烧创伤患者占总烧创伤患者的1%,过敏性皮肤的烧创伤是烧创伤的一个分支,现需要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因此本发明市场潜力巨大。
3、该发明及其水提物也可以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该提取物是目前没有被发现的促使组织和皮肤再生的有效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治疗前后照片
图2为实施2治疗后照片
图3为实施例5治疗前照片
图4为实施例5治疗后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药物的水提取的制备方法:
将白芨粉碎,过筛80目以上,以100目为佳;沸水提取,过滤或离心分离,滤液浓缩制得浸膏,即可成品,外敷,每日换药1次。
以下实施例的用药为实施例1获得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慰平,未经沈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