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8176.1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根基 多点 服务 实现 方法 系统 装置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定义了下述三种以太网服务:点对点的以太线路(E-line,Ethernetline)服务、多点对多点的以太局域网(E-LAN,Ethernet Local Area Network)服务以及点对多点的以太树(E-TREE,Ethernet Tree)服务,其中,E-TREE服务也可以称为以太网根基多点服务。
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是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一种二层虚拟专用网(L2vpn,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它可以提供E-LAN服务。E-TREE技术是E-LAN技术与E-line技术的混合技术:在E-TREE实例内既可能存在多点对多点(E-LAN)连接,也可能存在点对点(E-line)连接。从这个角度看,E-LAN是一个特殊的E-TREE,其所有的节点都是根节点,没有通信的限制。
一个典型的E-TREE应用场景中包括若干个运营商边缘设备(PE,ProviderEdge Device)和若干个客户边缘设备(CE,Customer Edge Device),PE通过接入链路(AC,Attachment Circuit)为CE提供二层服务。其中,AC包括AC“根”和AC“叶子”两种,CE的节点类型包括根节点和叶子节点两种,与AC“根”相连的CE的节点类型为根节点,与AC“叶子”相连的CE的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一个典型的E-TREE应用场景的原理示意图,图1中PE1、PE2、PE3、PE4属于同一个虚拟转发实例(VFI,Virtual ForwardingInstance),PE1通过AC“根1”为CE1提供二层服务,PE1通过AC“叶子1”为CE2提供二层服务,PE2通过AC“叶子2”为CE3提供二层服务,PE3通过AC“叶子3”为CE4提供二层服务,PE4通过AC“根2”为CE5提供二层服务。
在实现E-TREE服务时,各CE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具体为:节点类型为根节点的CE可以与实例内的所有CE通信,但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只能与实例内节点类型为根节点的CE进行通信,而不能与实例内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通信,即实例内同为叶子节点的CE间不能相互通信。
目前要实现上述E-TREE技术有两种实现方案,这两种IETF L2VPN工作组提出的非官方草案均基于VPLS的扩展实现E-TREE功能,其中:
方案一:以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为信令生成VPLS扩展。
具体地是基于请求注解(RFC,Request for Comment)4762实现E-TREE的解决方案,用2条伪线扩展基于LDP的VPLS实现E-TREE服务,具体参见draft-ram-l2vpn-ldp-vpls-etree-2pw-02.txt的相关描述,该方案的实现信令是LDP信令,采用这种方案,不管是否需要,均需要在实例内相邻的PE之间同时建立2条伪线,一条伪线专门传输节点类型为根节点的CE的报文,另一条伪线专门传输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的报文。
方案二:在二层报文的控制字字段设置AC类型,在接收端PE处判断是否要向自己所连接的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转发。
具体地,该方案需要通过控制字来实现,在发送的报文中携带AC类型控制字,接收端PE接收到该报文时,根据报文中携带的控制字确定是否要向自己连接的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转发报文,若报文中携带的控制字指示的AC类型为AC“叶子”,则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CE的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那么接收端PE不再向自身连接的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转发该报文,而是将该报文丢弃。由于该方案是在接收端PE接收到报文后才根据控制字对报文进行处理,这使一些本来不需要发送的报文被发送,从而导致网络带宽资源的浪费,此外,硬件实现也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基本已不再使用。
此外,现有技术还提出第三种实现E-TREE服务的方案,其中:
方案三:VPLS扩展多伪线实现E-TREE服务,该方案在实例内相邻的PE间根据实际需要建立0、1、2或3条伪线,但节点类型为叶子节点的CE间不存在通信的伪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道红外气体传感器的CO气体测量方法
- 下一篇: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