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纳米孔洞的孔径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841.5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波;郭进;滕婕;宋世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孔洞 孔径 调节 方法 | ||
1.一种硅纳米孔洞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检测手段测量出硅纳米孔洞的直径为D1;
2)、计算出直径D1与期望值D2的偏差Δ,并按下述两种情况进行操作:
a)、若直径D1大于期望值D2,此时Δ=D1-D2,将带有硅纳米孔洞的器件加热氧化,控制氧化时间使硅纳米孔洞内壁的硅被氧化掉的厚度为r,r=(Δ/2)×(44/56),然后检测氧化后的硅纳米孔洞的直径是否达到期望值D2,如果是则停止操作,如果否则重复步骤2),直至获得期望的孔洞大小;
b)、若直径D1小于期望值D2,此时Δ=D2-D1,则首先将带有硅纳米孔洞的器件加热氧化,控制氧化时间使硅纳米孔洞内壁的硅被氧化掉的厚度为Δ/2;接着用氢氟酸溶液腐蚀掉生成的二氧化硅层,最后检测腐蚀掉二氧化硅层后的硅纳米孔洞的直径是否达到期望值D2,如果是则停止操作,如果否则重复步骤2),直至获得期望的孔洞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纳米孔洞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带有硅纳米孔洞的器件放入氧化炉中,采用干法氧化的方法加热氧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纳米孔洞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氧化时将带有硅纳米孔洞的器件放入氧化炉中,采用干法氧化的方法加热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硅纳米孔洞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值为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8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矿粉、煤炭运输用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牙线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