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电脱硫设备零排放及氢氧化镁再生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466.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卿;张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成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314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设备 排放 氢氧化镁 再生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与废气脱硫处理有关,特别有关于一种使用氢氧化镁溶液之废气脱硫处理。
背景技术
电力需求一直是国内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大型企业如石化业、造纸业等,大多设置汽电共生厂,除可提供电力,同时也可利用发电后之蒸汽作为热源。为节省燃料成本,目前国内汽电共生厂大多以燃煤锅炉为主。锅炉会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硫氧化物的排放,主要来自粉煤中之硫份,经由燃烧过程产生,使用排烟脱硫技术,除硫效率可达90%,甚至95%以上。
在台湾,污染防治排烟脱硫是以湿式系统为主要处理流程,整体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以上,其中又以4种处理系统,包括氢氧化钠法、氢氧化镁法、石灰石法、海水法最为常用,并各有其优缺点和最佳使用条件。在烟气量小、且硫氧化物浓度不高情况下,以选择氢氧化钠法较为适合;中小型或中大型锅炉所排放烟气量较多,在运转成本考虑下,则建议选择氢氧化镁法;烟气量大、且硫氧化物浓度较高时,应以石灰石法为处理流程;而海水法之使用有其地理条件及渔业政策问题限制,否则应是最优的选择。
其中,如上述的氢氧化镁法虽然运转成本较低,但仍须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镁吸收液与含硫氧化物的烟道气作用,以致产生大量污泥。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之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一种汽电脱硫设备零排放及氢氧化镁再生回收系统,可回收氢氧化镁溶液,再次注入吸收塔中使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气脱硫处理后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吸收塔,使用氢氧化镁乳泥与含硫氧化物的废气在其中接触,产生含硫酸镁之废水;一底灰搅拌池,接受氯化钙溶液与该含硫酸镁之废水在其中反应,产生氯化镁溶液与硫酸钙溶液;一第一分离槽,分离该氯化镁溶液与该硫酸钙溶液;一反应槽,接受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乳泥在其中反应,产生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镁溶液;一第二分离槽,分离该氯化钙溶液与该氢氧化镁溶液;以及一氢氧化镁缓冲槽,接受该氢氧化镁溶液且输送回流至该吸收塔中。
本发明设有独特回路连通之氧化镁储槽、氧化镁热解槽、氢氧化镁储槽、吸收塔、底灰搅拌池、氯化钙储槽、反应槽、氢氧化钙储槽、氧化钙搅拌槽、氧化钙储槽、第一分离槽、第二分离槽,而能将废水处理所产生物质分离成氢氧化镁溶液及硫酸钙泥,不会有排放废水之二次污染。
又,本发明之整体系统运作,呈自动循环,不会有排放废水之困扰。而且,可在节省空间、处理快速之情况,使例如汽电共生设备产生的废气处理后之废水处理,达极佳之环保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汽电脱硫设备零排放及氢氧化镁再生回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氧化镁储槽,11a、11b、氧化镁热解槽,12、氢氧化镁储槽,13、吸收塔,14、氧化槽,15、底灰搅拌池,16、氯化钙储槽 17、第一分离槽,18、锅炉水封,19、反应槽,20、氧化钙贮槽,21a、21b、氧化钙搅拌槽,22、氢氧化钙储槽,23、氢氧化镁缓冲槽,24、第二分离槽,130、除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汽电脱硫设备零排放及氢氧化镁再生回收系统示意图。首先,将储存在氧化镁储槽10中的氧化镁粉末卸下至氧化镁热解槽11a、11b中,加水搅拌,并在搅拌之过程予加入少量之热水或蒸汽,以使氧化镁热解成为氢氧化镁乳泥,再经输送泵浦予以泵送至氢氧化镁储槽12,上述氧化镁热解槽11a、11b可以切换使用。贮存在氢氧化镁储槽12的氢氧化镁乳泥持续予以搅拌,并配设输送泵浦予加注至吸收塔13中。
吸收塔13内之由上层往下喷淋之循环吸收液与由下往上升的烟气流接触反应,以吸收烟气流中之硫氧化物。吸收塔13上部设有除雾器130以去除通过烟气中所含的水分,使通过吸收塔顶端之烟气排出口的烟气符合环保标准。吸收塔13内部循环吸收液需加入氢氧化镁乳泥,吸收反应后之产物为硫酸镁或亚硫酸镁废液,并予抽送至氧化槽14再处理,使残余之亚硫酸镁氧化成硫酸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成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成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鞍乘型车辆的内架结构
- 下一篇:内燃机废气的提纯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