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中继节点切换的方法、供者基站和中继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241.9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梁爽;朱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中继 节点 切换 方法 基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中继节点切换的方法、供者基站和中继节点,其中,该支持中继节点切换的方法包括:在RN由源供者基站切换至目标供者基站的过程中,所述目标供者基站为所述RN分配新的IP地址和/或地址分配服务器地址;所述目标供者基站通过其他网元向所述RN发送所述新的IP地址和/或地址分配服务器地址。上述支持中继节点切换的方法、供者基站和中继节点,大大降低了中继节点切换的延时,从而保证了中继节点下驻留的终端的业务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中继节点切换的方法、供者基站和中继节点。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工作组正致力于演进分组域系统(EvolvedPacket System,EPS)的研究。整个EPS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和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两部分。该系统的EPC能够支持用户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增强数据率GSM服务(EDGE)无线接入网(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和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的接入。
在EPC分组核心网中,包含了归属用户数据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移动性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 Gateway,P-GW)、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Support Node,SGSN)和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Function,PCRF),其中:
HSS是用户签约数据的永久存放地点,位于用户签约的归属网;
MME是用户签约数据在当前网络的存放地点,负责终端到网络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管理、用户空闲模式下的跟踪和寻呼管理功能和承载管理;
S-GW是核心网到无线系统的网关,负责终端到核心网的用户面承载、终端空闲模式下的数据缓存、网络侧发起业务请求的功能、合法窃听和分组数据路由和转发功能;
P-GW是演进的分组域系统(EPS)和该系统外部网络的网关,负责终端的IP地址分配、计费功能、分组包过滤、策略应用等功能;
SGSN是GERAN和UTRAN用户接入EPC网络的业务支持点,功能上与MME类似,负责用户的位置更新、寻呼管理和承载管理等功能;
PCRF负责向PCEF提供策略控制与计费规则。
在某些场景下,为了扩大无线覆盖范围,或者临时性增加无线提供接入用户的能力,引入了中继(Relay)节点的概念。该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元说明如下:
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包含两部分功能,UE和中继节点。RN一方面作为UE接入网络,建立承载等相关操作,另一方面作为eNB为UE提供接入。
供者基站(Donor eNodeB,DeNB)为RN提供了无线接入,终结了RN-UE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终结了RN-eNB的S1AP信令以及X2信令。同时内置的RN-UE的SGW和PGW。
中继节点的网管系统(Relay Node Operator and Management,RN OAM),用于RN从其中获得必要的连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