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照相机以及携带型信息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017.X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须藤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3/02;G03B17/12;G03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照相机 以及 携带型 信息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镜头、照相机以及携带型信息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用户对数码像机的要求出现多样化趋势。然而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自始至终出现的用户要求依然是数码相机的高画质和小型化,为此,要求用于作为摄影镜头的变焦镜头需要同时兼备小型化和高性能的特点。
关于变焦镜头的小型化,其关键首先在于缩短使用时的镜头全长(从最接近被摄体一方的镜片表面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其次是减小各组镜片组的厚度以抑制收纳时的镜头全长。
另一方面,有关数码相机的高性能特点,需要整个变焦区域的分辨能力至少达到能够对应1000万~2000万像素的摄像元件。
此外,还存在变焦镜头视角广角化要求,要求半视角达到42°以上。
进而,还要求大口径化,要求优选短焦距时的F值达到2.4以下。
关于变倍比,如果变焦镜头的焦距达到相当于以35mm的银盐相机换算时的焦距24~105mm,则足以满足一般摄影。
在本申请之前,本发明人提出了以下以正·负·正·正四组镜片组构成的变焦镜头,参见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6837号公报)。该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在从短焦距向长焦距变倍时,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镜片组和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其中使用具有异常分散性的镜片,用以实现良好的色差补偿,同时还能够达到6.5倍以上的高变倍比。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333768号公报)也公开了有关这类变焦镜头的技术方案。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2公开的变焦镜头在短焦距时的半视角只有大约37°,未能满足目前42°以上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在短焦距时不但具有充分大的视角,半视角达到42°以上,而且短焦距时的F值为2.4以下,视野十分明亮,进而,变倍比超过4倍,能够以11片镜片的构成,来达到应对具有1000万~1500万像素的摄像元件的分辨能力。
其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搭载上述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以及携带型信息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的变焦镜头构成为从被摄体一方开始向成像面一方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以及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四镜片组,并且在第二镜片组和第三镜片组之间设置光圈,在从短焦距向长焦距变倍时,该第一镜片组和该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二镜片组和该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该第三镜片组和该第四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一镜片组以及该第三镜片组在长焦距时被移动到比在短焦距时更接近被摄体的位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以下的变焦镜头(1)~(9),其分别具有下述特征。
(1)用满足以下条件式(1)~(3)的材料形成的正镜片分别作为所述第三镜片组中最接近被摄体和最接近成像面的镜片,
1.5<nd<1.65 式(1)
60<vd<80 式(2)
0.008<Pg,F-(-0.001802×vd+0.6483)<0.050 式(3)
在此,nd表示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vd表示阿贝数,Pg,F表示部分分散比,可用下式定义,Pg,F=(ng-nF)/(nF-nC),在此ng,nF,nC分别表示相对于g线、F线、C线的折射率。
(2)基于(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还在于,满足以下式(4),
0.3<f3/ft<0.7 式(4)
其中,f3为所述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t为该变焦镜头位于长焦距一端时的整个系统的焦距。
(3)基于(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还在于,满足以下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场设备管理系统
- 下一篇:采油工人用设备温度巡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