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浸渍酒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716.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樊基胜;吴林生;张春龙;江自明;王子迎;樊胜华;陶龙;蒋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C12G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浸渍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白酒为原料酒,通过浸渍、过滤、勾兑生产的一种蓝莓浸渍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蓝莓果肉细腻,味道酸甜,果皮上披一层白色的果粉,属浆果类。蓝莓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果糖、纤维、维生素A和C、抗氧化剂、熊果酸、柔化单宁、叶酸、花青素、类黄酮以及细菌生长抑制素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与人体自由基的清除、抑制及逆转人体衰老有密切关系。花青苷色素对眼睛有减轻眼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的保健作用;亦可延缓衰老,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此外花青苷色素能够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强化毛细血管防止毛细血管损伤,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避免动脉硬化,改善退行性老年痴呆,抗衰老等作用;蓝莓中的叶酸能预防子宫癌,并对孕期胎儿的发育大有益处;熊果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对体外细菌和酵母菌有抑制活性,抗发炎,对非菌性炎症(如关节炎等疾病)、尿路感染有防治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癌抗肿瘤的作用,能降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及并发症的产生、增强皮肤的弹性,促进皮肤的健康等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蓝莓酒的酿造技术中的不足,在不影响蓝莓酒特有的风味的同时,大大降低浸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蓝莓浸渍酒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以酒精度为37度的白酒为原料酒,新鲜的蓝莓浆果通过浸渍,新鲜柠檬汁为辅料,适当添加甜度剂进行勾兑,开发出一种蓝莓浸渍酒,该蓝莓酒与普通的酒相比,降低了酒精度的同时,蓝莓中的花青素在醇溶液中更容易释放,并且该酒中的柠檬酸和蔗糖能够增强花青素的稳定性。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
一种蓝莓浸渍酒的加工操作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对新鲜成熟的蓝莓进行筛选,剔除病害果、霉烂果、果梗、叶;
柠檬汁的制备:将新鲜柠檬用盐水浸泡2~5分钟,洗干净外皮,切成块状,放入搅拌机中打碎,过滤,滤液为柠檬汁;
(2)冷冻、解冻处理
将筛选出的蓝莓,在温度-20℃条件下冷冻5~10天,取出置室温至完全解冻;
(3)浸渍:取酒精度为37度的白酒1000 ml,将预处理好的蓝莓150~160g和柠檬汁2~3g加入1000 ml白酒中,常温密闭浸渍25~35天,期间每天搅拌2~3次,得到蓝莓原酒;
(4)过滤:采用精度为0.1微米以上的无机陶瓷微滤膜对蓝莓原酒进行微孔过滤,得到蓝莓酒;
(5)勾兑:在1000 ml蓝莓酒中添加8g~12g冰糖和0.0005g~0.001g纽甜,即得蓝莓浸渍酒;蓝莓浸渍酒为玫瑰红色,澄清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其滋味:醇厚甘甜,具有蓝莓特有的风味。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的酿造周期由传统的三到六个月缩短到25~35天左右,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的原料蓝莓通过低温冷冻,保护蓝莓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增加了酒的营养成分;
3.本发明的蓝莓浸渍酒避免了诸多水果浸渍酒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地苦涩味和沤臭味,此酒色泽澄清透明、口感醇厚、柔和、具有蓝莓特有的风味并且营养丰富;
4.本发明在酒体澄清的过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工艺简单并且提高了效率,防止了二次污染和其他非有效成分的混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蓝莓浸渍酒制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对新鲜成熟的蓝莓进行筛选,剔除病害果、霉烂果、果梗、叶;
柠檬汁的制备:将新鲜柠檬用盐水浸泡2分钟,洗干净外皮,切成块状,放入搅拌机中打碎,过滤,滤液为柠檬汁;
(2)冷冻、解冻处理
将筛选出的蓝莓,在温度-20℃条件下冷冻5天,取出室温解冻,使蓝莓完全解冻;
(3)浸渍:取酒精度为37度的白酒1000 ml,将预处理好的蓝莓150g和柠檬汁2g加入1000 ml白酒中,常温密闭浸渍35天,期间每天搅拌3次,得到蓝莓原酒;
(4)过滤:采用精度为0.1微米以上的无机陶瓷微滤膜对蓝莓原酒进行微孔过滤,得到蓝莓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绵柔型白酒摘酒的方法
- 下一篇:节能蒸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