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6345.8 | 申请日: | 201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伏坤;杨雄文;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粗晶 wc co 硬质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Co 5-15%,余量为WC,WC的平均晶粒度为6-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粗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o的粒度为1-3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碳化钨预球磨粉的制备
分别取粒度为(28-31)μm的特粗碳化钨粉与粒度为(0.6-1)μm的亚细碳化钨粉混合,进行一次球磨,球磨时间8-12小时,得碳化钨预球磨粉;所述特粗碳化钨粉与亚细碳化钨粉的质量比为:(6-12)∶1;一次球磨工艺参数为:球料比:(2-3)∶1,转速:34-40转/分钟,球磨介质:汽油;
第二步:碳化钨-钴-成形剂混合粉末的制备
将第一步所得碳化钨预球磨粉与钴粉、成型剂混合,进行二次球磨6-8小时,得到碳化钨-钴混合粉末,所述钴粉、成型剂的添加量分别占碳化钨预球磨粉质量的5-15%、0.5-1%,所述钴粉的粒度为1-3μm;所述成型剂选自树脂改良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溶液,溶液浓度为20-24%,溶剂为汽油;二次球磨工艺参数为:球料比:(0.4-0.6)∶1,转速:34-40转/分钟,球磨介质:汽油;
第三步:压坯、烧结
将第二步所得碳化钨-钴混合粉末按常规制坯工艺压制成压坯,按两步加热烧结工艺进行烧结;压制压力为30吨;
1、加热脱除成形剂
加热工艺参数为:在氢气保护气氛下,以2-6℃/分钟的加热速度升温至380-420℃保温100-200分钟,加热及保温过程维持炉内氢气流速为4-5立方米/每小时;然后,控制炉内氢气与甲烷的体积比为(2.5-3)∶(1-2),氢气与甲烷总气量的流速仍为4-5立方米/每小时,以1-3℃/分钟的加热速度升温至600-630℃保温20-50分钟后,让压坯随炉冷却至室温;
2、烧结
以氩气为保护气氛,将脱除成形剂的压坯置于烧结炉中,加热至1435℃-1445℃保温50-70分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保持炉内压力为3-7兆帕。
4.根据权利3所述的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改良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溶液是将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与萜烯树脂按15∶5的比例混合,以汽油为溶剂,配置成浓度为20-24%的溶液。
5.根据权利4所述的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粗碳化钨粉是将粒度为5μm的氧化钨粉加热至1200℃高温还原得到钨粉,在所得钨粉中掺入占钨粉重量0.8-1.2%的钴粉及炭黑后,加热至1700℃高温碳化,得到粒度为28-31μm的碳化钨粉;所述炭黑的加入量按碳化钨中化合碳总量控制在6.12%的比例添加。
6.根据权利5所述的一种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得到的特粗晶WC-Co硬质合金采用双室高压气淬炉加热至1290-1310℃,进行气淬,气淬气体压力为4.5-5.5bar,气淬气体为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3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干燥装置
- 下一篇:手腕部腱鞘囊肿冲击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