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式芯棒插拔装置及插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052.X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16 | 分类号: | B21D9/16;B21D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式 芯棒插拔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冷态弯曲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时的一种软式芯棒插拔装置及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时的芯棒插拔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广泛存在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需求,芯棒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硬式芯棒与软式芯棒,弯曲时在金属管件内插入软式芯棒可有效地保证弯管质量,软式芯棒可由软性条状物将具有光滑边缘的片状金属块串接而成;一般先在金属管件内插入软式芯棒,后将金属管件置于弯曲模具进行弯曲,再用液压油缸将软式芯棒弯管中拔出。但由于油缸滑塞杆只作直线动作,用液压油缸将软式芯棒从弯管中拔出时,往往会出现管件内壁拉伤,甚至管件外壁发生凹陷变形,尤其是对于一些椭圆管、方形管等异型管情况更为严重。另外,现有技术由手工或用辅助工具完成将软式芯棒插入金属管件内的动作,再用液压油缸将软式芯棒弯管中拔出,动作连续性差,作业效率低下。
本发明正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时的软式芯棒插拔装置及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时的芯棒插拔方法,保证将软式芯棒从弯管中拔出时不会拉伤管件内壁,并使得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与软式芯棒插入与拔出连续进行,作业效率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软式芯棒插拔装置,用于金属管件冷态弯曲成型前将软式芯棒插入金属管件与弯曲成型后将软式芯棒从金属管件的弯曲端口拔出,所述装置包括由软性条状物将具有光滑边缘的片状金属块串接而成的软式芯棒,所述软式芯棒的外端部为插入后外露于金属管口的端板,并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装置包括底板,作为拔出动力源的纵向搁置在底板上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的油缸滑塞杆外端与一横向放置的连接轴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中部前侧设有板状牵引块,所述牵引块与所述芯棒的外露端板连接件相连接,并且其前端所述芯棒的外露端部相抵;所述连接轴两端设有滚动轴承,在所述油缸滑塞杆纵向两侧所在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导板,所述每侧导板上设有槽宽与所述滚动轴承外径相配的导槽,所述导槽按所述金属管件弯曲后的轴心曲线相同或相似形状及方向等宽设置,且所述导槽的长度大于金属管件弯曲后的轴心曲线长度,所述连接轴经设置在其两端的滚动轴承搁置在所述导板的导槽上,所述液压油缸缸体外端部经油缸转轴搁置在位于机架上机架外侧的油缸支架上,所述油缸转轴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支架上,使得所述液压油缸及其滑塞杆可以绕油缸转轴转动。
所述芯棒由高强度绳状物分成上下二条将构成芯棒的片状金属块串接而成,所述绳状物在芯棒端板外形成“U”形圈,作为所述芯棒外露端板连接件,所述板状牵引块上设有连接孔,连接件“U”形圈穿过该连接孔。
所述导板直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紧贴在所述导板的外侧设置一对用于固定所述导板的导板固定板,所述导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板下方近其两侧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导板固定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导板位置的槽或转轴安装孔,所述导板离开底板一定间距用螺栓连接安装在导板固定板上。
所述导板固定板的两个相应位置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导板位置的直槽,所述导板与导板固定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所述导板固定板的两个相应位置的其中之一设置转轴安装孔,用一转轴代替螺栓作为导板与导板固定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导板固定板的两个相应位置的其中之二设置用于调节所述导板位置的圆弧槽。
所述圆弧槽以转轴安装孔中心为圆心,以圆弧槽与转轴安装孔二者中心间距为半径。
金属管件冷态有芯弯曲加工时的芯棒插拔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软式芯棒插拔装置,将所述芯棒插拔装置安装在弯曲模具旁,将需弯曲的金属管件放入弯曲模具,起动液压油缸使油缸滑塞杆伸长,推动所述连接轴、牵引块沿导槽向前,进而由其前端与芯棒的外露端板相抵的牵引块推动所述软式芯棒插入金属管件中;待弯曲模具完成管件弯曲成型后,起动液压油缸使油缸滑塞杆缩回,带动所述连接轴、牵引块沿导槽向后,进而由芯棒外露端板连接件带动所述软式芯棒沿导槽向后,将所述芯棒从金属弯管内拔出。
设置油缸滑塞杆动程,使得所述芯棒被拔出后,其具有光滑边缘的内端仍搁置在弯曲模具下模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仪器安装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炒菜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