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Agent的演进型智能节点重叠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840.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龙;杨兴华;牛温佳;周旭;覃毅芳;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gent 演进 智能 节点 重叠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Agent的演进型智能节点重叠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宽带业务和数据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利用一个具备多业务融合能力的统一承载网来替代目前的多个承载网和业务平台,以解决传统承载网络“烟囱式”的独立发展和运营模式逐渐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重叠网络是实现多业务融合统一承载网的一种方案。其以IP层作为重叠层,利用IP协议,跨越以太网、令牌网等异构的底层网络提供“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服务。
现有的重叠网,主要包括用于发布存储流媒体数据的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CDN)、用于应用层组播的终端系统组播技术(end system multicast,ESM)与Overcast系统、用于文件共享的对等传输(Peer to Peer,P2P)网络以及仿真实验网络Plantlab和各种业务组合网络等。这些网络都是由一系列分布于互联网各个自治系统内部的智能节点以及连接它们的逻辑链路所构成的虚拟网络。通过智能节点的转发,使得用户终端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为相应业务提供现有互联网路由所无法满足的性能需求。智能节点是重叠网的核心,若干个智能节点通过一定的机制组成一个重叠网系统。通过智能节点可以对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流量分布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和处理,完成内容选路、网络监测、资源管理、网络优化等功能。这种重叠网络实现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灵活方便地部署在基础网络之上,并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架构。
但是,由于现网中网络状态是动态随机变化的,并且用户对业务请求具有不确定性,加之不同用户对相同业务的QoS要求也不尽相同,现有的重叠网系统无法实现对网络的快速、准确、并且精细划分的配置管理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Agent的演进型智能节点重叠网络系统,以实现对网络的快速、准确、并且精细划分的配置管理和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演进型智能节点重叠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入网,每个接入网分别包括至少一服务器、一应用终端、一网络互连设备以及一演进型智能节点,所述演进型智能节点构成一DHT网络,其中,所述演进型智能节点进一步包括:
策略生成模块,用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信息、业务请求以及网络信息生成优化策略;
网络信息管理模块,用以构建智能节点网络,在该智能节点管理域和智能节点网络的其他管理域内获取网络信息和查找策略数据,以及协调各智能节点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叠网络中的系统,监视网络链路状况和资源使用情况,通过演进型的智能节点eIN间交换、汇聚网络信息,形成对全网性能状态的感知。并通过综合用户信息和上层业务需求进行分析与决策,生成端到端的QoS网络优化配置策略。之后优化策略通过分布在网络不同位置的eIN节点下发到路由器、基站、GGSN、防火墙等网络关键设备,以实现基于策略的网络优化管理;同时通过策略引导或代理路由的方式,实现终端和应用流量的路由与传输优化,最终达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节点结构框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应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Agent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具有自适应性和智能性的软件实体,能代表用户或其它程序,以主动服务的方式完成一项工作,也可以称之为智能体。单个的Agent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第一、Agent能代表用户完成某些工作或代理用户软件与其他软件进行通信和联系;
第二、Agent本身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计算实体,它能独立地发现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和为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Agent能根据用户的需求,适应环境的变化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
第四、Agent能感知周围的环境,具有推理和智能计算能力,能分析用户的需求,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