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HSF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679.3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有志;徐兆师;张双喜;李连城;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63;C12N5/10;C12N1/21;C12N15/82;C12N15/84;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耐逆性 相关 蛋白 tahsf3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HSF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温等逆境胁迫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障碍因子。因此,了解小麦对逆境条件的应答与信号传导机制,提高小麦品种的抗逆性,成为小麦遗传研究及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伴随着许多生理生化及发育上的变化。明确植物对逆境的反应机制,将为抗逆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论据。目前,植物抗逆性研究已逐渐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并与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相结合,探索用生物技术来改进植物生长特性,其目的是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HSF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获自小白麦,命名为TaHSF3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a)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上述(b)中的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b)中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基因可为如下1)至4)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133至885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所述严格条件为在0.1×SSPE(或0.1×SSC)、0.1%SDS的溶液中,65℃条件下杂交并洗膜。
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京尼平苷转化为京尼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电石渣和盐酸制取氯化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