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角度头刀柄进行数控加工的非线性误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618.7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光;李海;刘旭;刘长青;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角度 刀柄 进行 数控 加工 非线性 误差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采用角度头刀柄进行数控加工的非线性误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角度头加工中的非线性误差分为RTCP点到机床旋转中心的方向和RTCP点到角度头刀具中心点的方向两个方向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RTCP点到机床旋转中心的距离参数,且称为枢轴距参数,针对于加工时主轴方向上的误差采用数控系统RTCP功能来处理;依据枢轴距,将RTCP点设置在角度头上的刀具旋转轴线与机床主轴线的交点;
2)测量RTCP点到角度头刀具中心点的距离参数,且称为刀长距参数,针对于加工时刀具方向上的误差在后置处理中进行控制;首先确立非线性运动误差中的精度参数、刀长距参数与插入点位间距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此关系以及用户的精度参数和刀长距参数,进行点位的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角度头刀柄进行数控加工的非线性误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后置处理点位的插入,对于后置程序中某两个点位,若误差大于允许值,则插入新的点位,然后以新的点位为起点,计算其与后一个点位之间的误差,并依据误差是否满足要求插入新的点位,如此循环算直到不需插入新的点位为止,通过在后置程序中的点位间插入新的刀位点,控制走刀步长,使刀位数据密化,从而有效控制非线性运动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6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