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821.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国辉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工艺。
背景技术
齿圈的齿形精度对机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噪声及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所以严格控制加工齿形很重要。加工渐开线花键内齿圈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插齿刀插齿和拉刀拉齿。插齿的工作效率相对于拉齿较低,且内齿圈的一致性较差;拉齿的工作效率较高,但对设备和刀具的要求比较高,尤其对于大模数深齿槽的内齿圈来说,一次性拉齿成型是不现实的,但如果采用插齿又不能精度又不能得到保障。因此生产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企业非常迫切希望有保证齿形精度和一致性,而且可行性高的工艺来加工此类内齿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工艺,该工艺解决了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齿形加工问题,同时采用这种工艺,能有效地提高齿形精度,提高齿圈尺寸的一致性,减少了齿圈的内应力。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造,首先选用20CrMnTi材料,依据成品齿圈尺寸计算其锻造尺寸,在其成品尺寸基础上外圆加4mm,内径减少4mm,总高加4mm,构成锻造尺寸;步骤二,正火,在高温下将步骤一中的构成锻造尺寸的齿圈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出炉风冷;步骤三,粗车,对风冷后的齿圈除去氧化皮和大部分余量,单边留0.5mm余量;步骤四,精车,将粗车后的齿圈的外圆、总高精车到尺寸,内孔留0.2mm余量;步骤五,插齿,对精车后的齿圈的内齿圈进行插齿,跨棒距尺寸插到比成品跨棒距小0.4mm,因为齿圈初插,对齿圈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不高,所以粗插齿可以适当提高主轴速度和圆周速度;步骤六,拉齿,最后将内齿圈齿形和小径拉到成品尺寸,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二中在920℃下将步骤一中的构成锻造尺寸的齿圈进行保温;所述步骤二中保温时间为2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齿形加工问题,同时采用这种工艺,能有效地提高齿形精度,提高齿圈尺寸的一致性,减少了齿圈的内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加工大模数深齿槽内齿圈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造,首先选用20CrMnTi材料,依据成品齿圈尺寸计算其锻造尺寸,在其成品尺寸基础上外圆加4mm,内径减少4mm,总高加4mm,构成锻造尺寸;步骤二,正火,在920℃下将步骤一中的构成锻造尺寸的齿圈进行保温2小时,然后出炉风冷;步骤三,粗车,对风冷后的齿圈除去氧化皮和大部分余量,单边留0.5mm余量;步骤四,精车,将粗车后的齿圈的外圆、总高精车到尺寸,内孔留0.2mm余量;步骤五,插齿,对精车后的齿圈的内齿圈进行插齿,跨棒距尺寸插到比成品跨棒距小0.4mm; 步骤六,拉齿,最后将内齿圈齿形和小径拉到成品尺寸,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国辉,未经江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