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592.4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刚;卢中明;涂飞勇;任剑波;沈小娟;涂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刘世平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蒸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固态白酒酿造工艺中,糠壳是重要的原辅料,是糟醅结构的主要支撑物。糠壳中含有果胶质和多缩戊糖,在发酵和蒸馏过程中能形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影响酒的质量。同时,糠壳中具有异杂味和生糠味,在酒的蒸馏过程中,也将直接带入到酒中,影响酒的质量。果胶质和多缩戊糖容易受热破坏或分解,其中多缩戊糖在温度150℃以上进行热分解成CO2、CO、H2O和少量乙酸等物质,果胶质遇高温而被破坏,从而避免在发酵或蒸馏过程中形成甲醇或糠醛味道。并且,通过蒸汽穿入糠壳中,可将糠壳中的生糠味和异杂味带出。因此在酿造工艺上要求,糠壳必须进行蒸熟方可使用,即蒸糠。
通常,蒸糠是采用酿酒所用的甑桶,进行单甑蒸糠,向酿酒甑桶内填满糠壳,以蒸汽蒸糠,蒸糠完毕后将甑桶内糠壳取出堆放待用。每次蒸糠过程仅能产生一甑熟糠,蒸糠效率低,难于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还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蒸糠装置蒸糠效率低,造成能源的浪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糠装置,包括甑桶,所述甑桶上重叠加蒸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蒸装置包括桶体和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蒸装置与甑桶的桶口相密封。
进一步的,甑桶的桶口设有水封圈,所述的加蒸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扣板,所述的扣板与水封圈相匹配且通过水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可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可折叠的部分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的转轴固定在桶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折叠部分的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的折叠通过限位销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桶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吊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蒸糠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甑桶和加蒸装置中填糠,使加蒸装置重叠在甑桶上;b、蒸糠:控制蒸汽压为0.02~0.04Mpa,蒸糠时间为30~80min;c、蒸糠结束,卸料,将糠壳摊开。
其中,步骤b中蒸糠时间为30~60min。
其中,步骤a中填糠之前清洗底锅,注入新鲜洁净自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的蒸糠装置蒸糠,可以高效地利用能源,实现双倍蒸糠量,大大地提高了蒸糠效率,节约了能源,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熟糠质量好,使果胶质和多缩戊糖分解的更为彻底,有效去除糠壳中生糠味和异杂味,从而有效去除糠醛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蒸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加蒸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有吊环、底板可折叠的加蒸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蒸装置底板折叠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甑桶1、水封圈2、加蒸装置3、桶体4、底板5、通气孔6、扣板7、吊环8、限位销9、转轴10、滚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蒸糠装置,包括甑桶1,所述的甑桶1上重叠加蒸装置3。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蒸装置包括桶体4和底板5,所述的底板5上设置有通气孔6。
为了使加蒸装置3重叠在甑桶1上后能够很好的密封,如图2所示,甑桶1的桶口设有水封圈2,所述的加蒸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扣板7,所述的扣板7与水封圈2相匹配且通过水密封。
为了方便卸料,如图3所示,将底板5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具体的,折叠后的底板5为两部分,为了方便这两部分的连接,如图3、4所示,两部分通过转轴10铰接,转轴10固定在桶体1的底部。此外,底板5也可为可折叠的材质构成。
在卸料后,折叠的底板5呈倒V形,将其放置于地上时需将底板回复伸展状态。为了引导底板5回复伸展状态,如图3所示,在底板5的折叠部分下设置滚轮11,滚轮11的滚动方向与转轴10垂直。滚轮11的直径不大于扣板7的高度。滚轮11尽量靠近底板5的边缘,与扣板7的距离以不影响扣板7插入甑桶1的水封圈2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