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阻燃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4545.X 申请日: 2012-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3304986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杨桂生;费彬;孙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7/00 分类号: C08L77/00;C08L77/02;C08L77/06;C08K13/02;B29B9/06;B29C47/92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吴林松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霉 阻燃 聚酰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受霉菌腐蚀后表面性能会明显下降,常出现表面发粘、皱缩、变色等现象。霉菌在塑料表面生长后,制品受污染影响外观,会发出霉味,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实践已经证明聚酰胺材料制品也常常被霉菌所腐蚀,主要原因有:使用的有机添加剂通常含有霉菌生长的营养源;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含有能被霉菌所吸收的碳源和氮源;注塑制品在成型时用了脱模剂,为霉菌生长提供帮助;塑料制品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表面不可避免会沾有灰尘、油污等可供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就会长霉。

目前聚酰胺的防霉技术主要是额外添加防霉剂,成本高,加工工艺要求高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防霉技术,通过特殊选材,加工助剂在具有阻燃或抗氧化功能的同时具有防霉功能,不需要额外添加防霉剂,具有节省成本、加工工艺简单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霉阻燃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酰胺能防止聚酰胺材料制品被霉菌所腐蚀,阻燃效果好,并且在气候温和、潮湿环境下也具有防霉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酰胺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聚酰胺      70-85份,

加工助剂    0.2-1.6份,

主阻燃剂    10-20份,

辅阻燃剂    3-10份。

所述聚酰胺选自尼龙6(PA6)、尼龙66(PA66)、尼龙610(PA610)或尼龙1212(PA1212)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抗氧剂或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卤化亚铜或卤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氯化亚铜、氯化钾、碘化亚铜、碘化钾、溴化亚铜或溴化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润滑剂选自季戊四醇硬脂酸脂、白蜡油或褐煤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主阻燃剂选自十溴二苯乙烷、溴化聚苯乙烯、封端溴化环氧树脂或十溴二苯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辅阻燃剂选自硼酸锌与三氧化二锑或硼酸锌与锑酸钠的复配,复配比例为1∶1~1.5。

一种上述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聚酰胺70-85份,加工助剂0.2-1.6份,主阻燃剂10-20份,辅阻燃剂3-10份,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2)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

所述的步骤(1)中的聚酰胺为干燥的聚酰胺,混合前在90~110℃下鼓风干燥2-6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160-280℃。

本发明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1、阻燃效果好,材料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具有防霉功能。

2、卤素具有抑菌作用。另外硼酸锌和卤化亚铜在材料中,金属离子溶出,逐渐游离,与霉菌体接触时,就会和菌体内活性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死霉菌作用,预防材料长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85份PA6在100℃下鼓风干燥3小时,称取褐煤蜡0.1份、氯化亚铜0.05份、氯化钾0.05份、十溴二苯乙烷10份、锑酸钠3份、硼酸锌2份,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

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挤出机温度设置为:I区190℃、II区220℃、III区230℃、IV区235℃、V区230℃、VI区230℃,机头235℃,材料挤出后,经水冷、切粒,粒料在100℃下鼓风干燥3小时,由注塑机制成样条,恒温23℃、湿度50%条件下放置48小时后开始按照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测试方法1为:阻燃性GB/T 2408,防霉等级GB/T 2423.16,28天。

实施例2

称取78份PA6在100℃下鼓风干燥3小时,称取褐煤蜡0.4份、碘化亚铜02份、碘化钾0.2份、十溴二苯醚15份、三氧化二锑4份、硼酸锌3份,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

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