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模型参数并行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492.1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鞠平;黄训诚;孙素琴;孙冉;周冰;金宇清;余一平;秦川;陈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模型 参数 并行 辨识 方法 | ||
1.一种电力系统模型参数并行辨识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建立优化算法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之间的交互实现了广域电力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参数辨识过程中优化算法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交互总体上由优化算法控制,并通过一个交互接口程序来实现;在计算机集群环境下通过对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任务的并行处理实现了参数辨识的并行化,具体是以计算机集群作为参数并行辨识的载体,采用一种主从模式的并行计算方式,即计算机集群中的一台计算机作为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主要承担优化算法的执行和并行计算任务的调度,其余计算机作为计算节点,主要承担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任务,每个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任务实际代表的是待辨识参数的一组可能取值,在优化算法的每一轮迭代中将众多计算任务同时分配到计算机集群的各个计算节点以实现仿真计算任务的并行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模型参数并行辨识方法,其特征是:优化算法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具体交互过程为:(1)优化算法首先确定待辨识参数的一组取值;(2)通过交互接口程序将该组参数值转换格式后下发给电力系统仿真软件;(3)交互接口程序调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4)计算完成后,交互接口程序根据仿真输出计算优化目标函数值并返回给优化算法;(5)优化算法根据返回的目标函数值确定下一步优化操作;(6)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优化算法达到设定的迭代次数或目标函数值达到预期,最后输出参数优化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模型参数并行辨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上准备用于参数辨识的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包;
(2)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通知各个计算节点启动并行计算客户端;
(3)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将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包下发给各个计算节点;
(4)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启动经过并行化编程的优化算法调度程序;
(5)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上的优化算法调度程序向各计算节点下达计算任务;
(6)各个计算节点根据计算任务调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计算,并向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返回仿真输出曲线与目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数值;
(7)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上的优化算法调度程序根据各个计算节点返回的结果,判断是否进行下一轮迭寻优,如果继续寻优,则重复步骤(5)和步骤(6),否则输出参数辨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模型参数并行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优化算法是一个经过并行化编程的,运行在并行计算任务管理机上的并行优化算法调度程序,无论具体采用哪种优化算法,其普遍的执行步骤为:
并行优化算法调度程序启动,并对优化算法本身的一些参数进行设置;
计算确定当前一轮迭代时的所有计算任务;
向计算机集群的空闲计算节点下发计算任务,如果没有空闲计算节点则等待;
当本轮迭代的所有计算任务都下发后,等待所有计算节点返回计算结果,如果有计算节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计算结果,则将其计算任务分配到其他计算节点上重新计算;
检查迭代次数限制以及最小误差是否达到期望值,从而确定是否进行下一轮迭代,如果还需迭代,则回到步骤继续执行,否则输出优化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河南省电力公司,未经河海大学;河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包装锂电池自动贴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