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64356.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西林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原子核 材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之石墨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作为一种具有很好润滑性和强度等材料,其经深加工后,可以制成胶体石墨、纳米石墨、石墨烯等很多材料,并且这些材料在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行业中石墨深加工方法多样,但最终得出的石墨材料的密度和电子量有限,未能形成原子核材料或形成的石墨原子核数量有限,且不能改变极性,因此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比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上,只能用于覆膜、铸模,不能用于电镀,并且经处理的金属表面耐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以+599石墨为原料,通过电解、倒极、酸洗等方法从石墨中提取石墨原子核材料,该材料具有密度高、电子量大、可改变极性和应用范围广的特征。
为了实现本发明,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法:
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包括电解、倒极、酸洗步骤,具体如下:
1)将+599石墨1Kg用耐酸袋装好放入单元封闭槽,然后将电击棒插入槽内袋内,形成一个电解单元封闭槽;
2)在电解单元封闭槽内加入氟酸15Kg±0.1、氧化剂30~45g进行电解,电解条件为:电压12V,电流1.5~2A,电解时间100小时:
3)在电解时每4小时、温度80℃±1时倒极一次:
4)电解后,打开单元封闭槽,取出袋内物品经洗涤去酸得到石墨原子核材料。
本发明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所涉及的电解单元封闭槽为行业通用的单元封闭槽顶部设有插管出气孔、两边设有电极棒插孔的电解单元封闭槽。
本发明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所涉及的耐酸袋为行业公知产品。
本发明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所述“4)”中“洗涤去酸”为普通的水洗法。
本发明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经实验分析:
1、每公斤石墨可得出5%~7%的石墨原子核材料;
2、该石墨原子核材料,质量密度高,对比未深加工的石墨,其质量密度提高了8倍;每立方纳米有875个碳原子核,有2625个电子量,电子量对比是原石墨的3.5倍;
3、该石墨原子核材料用不同的金属离子,在电的轰击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极性;
4、该石墨原子核材料应用范围广,性能好,用于电镀所形成的金属表面自润滑,对比原镀层不加异性碳核覆合可提高2~3倍的耐磨度;还可用于双极性碳核材料的电子库上;同时作为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抗静电、耐磨性等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其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包括电解、倒极、酸洗步骤,具体如下:
1)将+599石墨1Kg用耐酸袋装好放入单元封闭槽,然后将电击棒插入槽内袋内,形成一个电解单元封闭槽;
2)在电解单元封闭槽内加入氟酸15Kg±0.1、氧化剂30~45g进行电解, 电解条件为:电压12V,电流1.5~2A,电解时间100小时;
3)在电解时每4小时、温度80℃±1时倒极一次;
4)电解后,打开单元封闭槽,取出袋内物品经洗涤去酸得到石墨原子核材料。
本发明一种石墨原子核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所加工出来的石墨原子核材料经实验分析,具有质量密度高,电子量大,可改变极性和用途广的明显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西林,未经张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起重机的厂房
- 下一篇:一种高品位黄酸钴渣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