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护准确复位装置的注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194.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姬和平;张献军;佘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803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护 准确 复位 装置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注塑模具的保护准确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环境,注塑模具的发展应不断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高要求和成本低的追求,因此需要保证模具具有较高的设计制造精度来保证模具正常可靠的长时间应用,尽早收回模具投入。
注塑模具是由模具中功能各异的多个零件组合而成,推杆和推板、固定板以及复位装置组成模具的机械式推出机构 ,并且推杆、复位装置是注塑制品脱模最频繁使用零件, 顶出装置是影响制品变形和尺寸精度和外观的重要因素,模具合模时,复位杆在对应模板的硬接触下回位,使推出的推杆 、推板等及时、准确复位到合模时的位置,而推出机构复位杆的使用是最可靠的应用 ,复位杆是保证在合模时所有推杆回到原始设计位置,避免推杆和相对的模具型腔表面接触。
通常设计四个复位杆均布在推板之上,复位杆一般采购具有一定硬度和耐磨损的模具标准件,来减少频繁使用和撞击对应板面的损坏。注塑模具在设计制造中中,多数公司企业充分利用注塑标准模架,不但简化设计提高模具使用稳定性,而且缩短了制造周期和降低成本。但标准模架的供应硬度保持在HB180—HB200。复位杆的供应硬度在55HRC –58HRC,表面经过高频淬火处理,硬度相差悬殊造成注塑模具在长期使用中 ,复位杆不断的和对应面的标准模板面相撞击碰撞达到复位目的,但长时间使用使模板对应面产生压痕,破坏其接触表面,复位杆精确复位达不到原始设计位置,相应推杆同时也无法精确复位,使制品尺寸精度和外观受此严重影响,即出现制品外观顶深、尺寸超差 ,如果当模具有侧抽型芯滑块的行程范围内有推杆时,合模过程中在滑块返回原来位置之前推杆和侧芯发生碰撞,致使模具意外受到严重损坏。板面的变形对成型制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导致尺寸偏差外观缺陷。
如图1、2所示,定模板1、动模板3分别固定在注塑机的定、动座板上。复位杆4与定模板1碰撞相应增加造成压痕7严重,使模具整体质量大大降低,更换定模板1造成新定模板与动模板3对中导向精度无法保证原始精度,更换维修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准确复位装置的注塑模具,在复位杆相对应的A面设有碰撞板,碰撞板具有一定硬度和表面粗糙度,使之长期使用耐磨损,配合复位杆频繁合模撞击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护准确复位装置的注塑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定模板、动模板、推杆固定板和推板,推杆固定板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复位杆,复位杆穿过动模板与定模板接触,在定模板下端面相对于复位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与其相配合的碰撞板,碰撞板的硬度与复位杆的硬度相匹配。
凹槽内镶拼有碰撞板并通过螺丝固定,碰撞板的厚度与凹槽深度相同。
所述的碰撞板的硬度在HRC50-55。
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和安装容易。避免了模具长期频繁使用中因复位杆对定模板撞击产生压痕,保证了复位杆在合模时所有推杆回到原始设计位置,杜绝以往只考虑对复位杆硬度和精度的设计保护而忽略对应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现有定模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模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一种具有保护准确复位装置的注塑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3、推杆固定板5和推板6,推杆固定板5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复位杆4,复位杆4穿过动模板2与定模板1接触,在定模板1下端面相对于复位杆4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镶拼有碰撞板2并采用螺丝M5固定,碰撞板2的厚度与凹槽深度相同,碰撞板2的硬度在HRC50-55与复位杆4的硬度相匹配。
随着模具合模次数的增加,复位杆4在碰撞板2的硬接触下回位,使推出的推杆固定板5 、推板6等及时、准确复位到合模时的位置,保证了合模时所有推杆回到原始设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