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其供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693.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峰;曾保顺;张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串行 总线 装置 及其 供电 方法 | ||
1.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上述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包括一上行端口模块及多个下行端口模块,上述供电方法包括:
依据上述上行端口模块与主机的连接配置及外部电源的供电情况,设定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最大供电端口数;
检测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分别耦接多个电子装置的状况,以设定上述这些电子装置的特定充电规范;以及
依据上述特定充电规范及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分别提供多个电源至上述这些电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分别包括供电开关与总线电压,其中设定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包括下列步骤:
截止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这些供电开关;
取得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以及
根据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导通对应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这些供电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取得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还包括下列步骤:
当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预设为不提供充电至上述这些电子装置时,设定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为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取得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包括下列步骤:
当上述上行端口模块未耦接至上述主机且上述外部电源未被提供时,设定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为0;
当上述上行端口模块耦接至上述主机且上述外部电源未被提供时,根据上述主机对上述上行端口模块的快速充电信息,设定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为1或0;以及
当上述外部电源被提供时,设定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为上述外部电源能提供快速充电电流给接至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这些电子装置的总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
当上述上行端口模块与上述主机的上述连接配置及上述外部电源的供电情况改变时,重新设定各上述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设定上述这些电子装置的上述特定充电规范,包括下列步骤:
于电子装置耦接至下行端口模块时,检测由上述电子装置发出的总线规范信号,当接收到上述总线规范信号时,分析上述总线规范信号是否包含充电要求信号,以判断上述电子装置的充电规范为第一充电规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判断上述电子装置的充电规范为上述第一充电规范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已供电端口数是否小于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
当上述已供电端口数小于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时,发出充电响应信号;以及
增加上述已供电端口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当分析上述总线规范信号不包含充电要求信号,则进一步判断上述上行端口模块是否耦接至上述主机,或上述主机是否位于休眠模式,若符合其中一项则判断上述电子装置的充电规范为上述第二充电规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当判断上述电子装置的充电规范为上述第充电规范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已供电端口数是否小于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
当上述已供电端口数小于上述最大供电端口数时,判断上述第二充电规范后,预设为分压模式或软件模式;以及
增加上述已供电端口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是,判断上述第二充电规范为上述分压模式,从而执行分压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截止耦接的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供电开关;
设定耦接的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为第一预设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
导通耦接的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供电开关;以及
清除耦接的上述这些下行端口模块的上述第一数据线及上述第二数据线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6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