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184.7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邹敦元;邓佩玲;陈奕君;陈弘伦;陈国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H01Q1/48;H01Q5/01;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通讯 装置 | ||
1.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观件;
一基板,设置于该外观件内,且该基板具有一接地面;以及
一切换式共振天线,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切换单元、一第一金属件以及一第二金属件,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耦接于该接地面与该切换单元之间,该切换单元依据一感测结果所对应产生的一控制信号将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耦接至该第一金属件或该第二金属件,以产生一第一共振模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件以及该第二金属件是属于该外观件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耦接该第一金属件时,该第一金属件与该接地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共振腔,当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耦接该第二金属件时,该第二金属件与该接地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共振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观件包含一边框,该边框的一端与该第一金属件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该边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金属件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由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件的电气长度与该第一间隙为可调整,以控制该第一共振腔所产生的该第一共振模态;该第二金属件的电气长度与该第二间隙为可调整,以控制该第二共振腔所产生的该第一共振模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件的有效电气长度等同于该第二金属件的有效电气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一感测单元,设置邻近于该第一间隙,用以感测一物体是否靠近或触碰该第一金属件,并据以输出一第一感测信号;以及
一第二感测单元,设置邻近于该第二间隙,用以感测该物体是否靠近或触碰该第二金属件,并据以输出一第二感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感测单元、该第二感测单元以及该切换单元,且该控制单元依据所接收的该些感测信号以产生相对应的该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切换单元的切换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平面式倒F天线,包含一馈入部、一接地端、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一辐射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该馈入部以及该接地端是电性耦接至该基板,且该接地端电性耦接至该基板的该接地面上,其中该第二连接部电性耦接该馈入部、该接地端、该第一辐射部以及该第二辐射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观件包含一壳体,该第一辐射部以及该第二辐射部设置于该壳体上或该壳体内,分别用以产生一第二共振模态以及一第三共振模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单极天线、环型天线、槽孔天线以及倒F天线中至少一者,以产生所需操作频段的共振模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1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门窗垂直复合转角保温型材
- 下一篇:一种金属全玻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