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驱动磁浮轨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887.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臣 |
主分类号: | E01B25/32 | 分类号: | E01B2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驱动 轨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磁悬浮轨道系统,尤其是用于直线永磁驱动的永磁浮轮轨列车的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具有安全、高速、低噪音的特点,因而各国都在研制新型磁悬浮列车。德国的EMS电磁悬浮的轨道需要高架建设,需要大量的钢筋水凝土材料,在倒T型高架轨道上铺设硅钢片和导电线圈,轨道建设成本高。日本的EDS超导电磁悬浮高速列车的U形截面轨道两侧铺设悬浮和驱动线圈,同时需要超导材料和低温制冷技术,造价更高。以日本为代表的中低速电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也需要高架建设,高架路基上要铺设大量钢质轨枕,再加上截面为F形的悬浮轨道要使用大量的钢材,而且轨道顶面铺设铜板或铝板,轨道建设成本虽然比前者降低,但效率低下。
高速轮轨铁路具有轨道截面简单,建设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工字钢轨与开放式的车轮结构在高速下和带有急弯的轨道处易颠簸脱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车轮轴承在高速和重载下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需要经常换修维护,运行成本很高。
铁路沿线架设的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的高架电线杆和悬挂的各种挂件和电线,随风摆动,在大风或雷雨天气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护检修。增大了输电线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项目技术旨在减少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铺设的永磁驱动磁浮轨道。既适合高速又非常安全,既经济又节能,是高性能价格比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国家轨道交通基础建设提供建设性参考方案。
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其特征是:钢轨1截面的一侧为工字形,另一侧在工字形的上部或下部延伸出斜板和/或圆弧板,再连接平板。
截面为底部为水平支撑底板7,支撑底板7上为竖直的腰板5,腰板5的上部设置侧导 向面2和上支撑面3,腰板5的上部连接有上斜板4,上斜板4连接水平悬浮板6,支撑底板7向水平方向延伸,连接成一条支撑底板7。
所述的支撑底板7向斜下方连接下斜板8,下斜板8再连接水平支撑底板7。
所述的斜板也可以是圆弧板9或用圆弧过渡。
所述的水平悬浮板6或支撑底板7或圆弧板9设置螺纹或圆孔或燕尾棱10。
一种永磁驱动磁浮轨道,在路基16或轨枕15上铺设钢轨,由预埋件螺栓13和扣件14固定锁紧,其特征是:由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和螺线定子11组成,钢轨1截面的一侧为工字形,另一侧在工字形的上部或下部延伸出斜板和/或圆弧板,再连接平板,螺线定子11设置按螺旋线排布的螺旋条。
螺线定子11还设置螺纹孔或螺栓连接孔,由紧固螺栓12将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和螺线定子11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下螺线定子11的内圆柱面处于同轴位置。
带有燕尾棱10的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由楔形紧固件19将两端为V形或带有燕尾筋板20的螺线定子11楔紧固定连接。
还包括导电轨和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和导电轨设置于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的凹槽位置。
还包括密封板21,所述的密封板21设置于永磁驱动磁浮钢轨1或轨枕15或预制轨道板15的下部位置,或预设在混凝土立柱的顶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安全。采用抱轨结构,使列车无论速度多快,都不会脱轨,比现有的轮轨列车更安全,既快速又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2、可靠性高。由于关键技术采用了成熟的轮轨技术导向和常规电机技术驱动以及稳定的永磁悬浮技术,其他技术也都是轮轨技术通用的技术,技术成熟可靠。
3、实用性强。大部分采用机械结构,整体技术难度降低,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易掌握和使用,便于维护和维修。技术验证和实施时间也不会很长,是很现实的技术。
4、显著节能。永磁悬浮技术克服了90%以上行驶滚动摩擦阻力,使运行耗电低,真空管道技术又克服90%以上的空气阻力,因而列车整体节能有望达80%以上。相比那些依靠石油能源的汽车、飞机非常节能,运营成本低,轨道交通的竞争力提高后可大量吸纳汽运、航运和轮船海运的客流和货流,可大量减少石油的消耗,有利于减少石油等燃料的碳排放。既 免除了交通对石油的依赖,又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臣,未经刘忠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