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湖甲鱼围栏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663.7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权;陈开健;李德亮;王秉昌;彭锦辉;肖调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夏宗福 |
地址: | 4132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鱼 围栏 养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业技术及其设施,具体讲是大湖甲鱼围栏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鳖俗称甲鱼,既为名贵的滋补水产品,又是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佳肴,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鳖的肉、甲、血、蛋、胆、脂等均可入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滋补品的需求日益扩大,甲鱼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也居高不下。养殖甲鱼也成为一个热门水产项目,经过多年养殖实践,甲鱼的养殖模式也进行了多方创新,有池塘养殖、温室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
如专利号为200910042875.7,发明名称为大水面无围栏规模生态养殖中华鳖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大水面养殖中华鳖的养殖模式。虽然其商品甲鱼是生态的、健康的,符合有机水产品的各项规定,但其也存在可控性差,产量低,甲鱼被偷盗和逃逸厉害、捕捉困难,不利于生产管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高效、高产的大湖甲鱼围栏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对于在完全远离湖岸的大湖中开展围拦养殖甲鱼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它包括养殖方法及养殖装置的探索。一是确定合适的围拦;二是围拦的进出口装置,需要一个即能方便人员、物资等进出,又能防止围拦内养殖甲鱼的逃逸和方便观察;三是方便甲鱼晒背和摄食的晒背与食台装置。以确保养殖出的商品甲鱼是生态的、健康的,符合有机水产品的各项规定。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大湖甲鱼围栏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养殖区域:选择湖底平坦,水深100㎝~250㎝,四周水面开阔,面积300亩~3000亩的水域作为养殖区域;
⑵建立围栏:采用围栏将所选养殖区域围成无缺口的水域,在围栏上设置方便船只进出的进出口装置,根据所选养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在养殖区域内设置晒背与食台装置;
⑶投放准备: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或0.4克二氧化氯,对围栏水域消毒,准备转湖的甲鱼分雌雄装袋后调温清洗,清洗后进行疫苗注射,并计数和计重;
⑷投放:对已称重计数的甲鱼用浓度为百万分子二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伤口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之后放在晒背与食台装置上,让甲鱼自行爬入湖水中;投放密度为50克规格的甲鱼,200只/亩~800只/亩,或者150克~750克规格的雌性或雄性甲鱼,20只/亩~100只/亩,或者750克规格的雄性甲鱼,5只/亩~20只/亩,投放后,再次对整个围拦养殖区域进行消毒;
⑸养殖:一是通过肥水促进围拦区域螺蛳繁殖生长,为甲鱼提供鲜活饵料,二是人工投饵,上午9时或下午4时,于晒背与食台装置处定量投放新鲜的饵料,每天至少1次,每次投喂量以甲鱼能在2h~3h全部吃完为准;
⑹日常管理: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测水温、水色、PH值指标,用20mg/l的生石灰以控制水色和PH值,使PH值保持在7~7.5之间,水体透明度在5月、6月、10月为40cm,7月、8月、9月为30cm;
⑺收获:捕获规格达500克~750克甲鱼上市或放入其他围拦养殖区域养殖大规格商品甲鱼。
本发明步骤⑶中所述调温清洗为将清洗水与养殖区域上层湖水的温差控制在2℃以内。
一种大湖甲鱼围栏养殖装置,它包括围栏,围栏内设有晒背与食台装置,围栏的进出口处设有围栏进出口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围栏包括固定桩、设在固定桩上的围网,围网与固定桩连成一体成围栏,围成无缺口的水域,所述的围网为不锈钢丝网,下端位于湖底30㎝~50㎝;为防止甲鱼从底部逃逸,所围水域内侧,湖的底部设有环所围水域的防逃沟,防逃沟的宽为20㎝~30㎝,深为40㎝~60㎝,防逃沟内填充有卵石。
本发明为防止甲鱼从上部逃逸,所围水域的内侧上方设有盖网,盖网由三角架固定于固定桩的顶端且与围网的上纲连接,所述的盖网宽80㎝~100㎝。
本发明所述的晒背与食台装置包括至少2根主桩,每根主桩的两侧分别设有辅助桩,之间连接有搭杆,搭杆与水面的夹角为15°~30°,搭杆之间铺设有爬网并固定连接在主桩和辅助桩上,所述爬网的一端延伸至水面下至少20㎝。
本发明所述主桩的顶部高出湖水最高水位120㎝~150㎝,主桩与相邻两侧辅助桩之间的间距为250㎝~300㎝,相邻两根主桩之间的间距为30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未经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