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中储油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2606.9 申请日: 2012-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27177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8
发明(设计)人: 郭继烈;郭清 申请(专利权)人: 郭继烈;郭清
主分类号: B65D88/78 分类号: B65D88/7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6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中 储油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油料储运

背景技术:

水中储油罐,目前只有海上采用。海上油罐主要有七种形式:

(1)1967年建于墨西哥湾的钢质带环型油罐底盘的采油平台。

(2)1969年建于迪拜近海的倒盘型混凝土油罐,储罐由内、外两罐组成。内罐呈瓶状,外罐下面圆筒体周边有混凝土凸缘,有锚栓穿过将储罐锚固于海底;外罐圆筒体上面为球面壳体,与内罐下圆筒的上缘衔接。外罐底部开口。

(3)两个卧式圆筒相互并连组成的混凝土油罐,每个圆筒又被一些横向壁板分隔成几个舱室。

(4)1973年建于北海埃柯菲斯克油田的立式钢筋混凝土油罐,油罐底面呈皱纹形,以增加同海底的摩擦力,罐体被井字形隔墙分割成9个舱。

(5)橡塑材料的软体油罐。

(6)1969年美国公布的无底的混凝土橄球抛物线形、罐内建有横向和纵向隔壁舱用于支撑顶盖。

(7)1970年法国在比斯开湾建成混凝土无底钟形油罐,分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径向隔舱。

(8)日本的混凝土无底立式圆柱形浮顶油罐。

发明内容:

安全、环保、长寿的陆地使用的水中储油罐。

附图说明:

油罐由水池①及混凝土油罐②两大主体组成。水池可为混凝土也可为土质,土质水池需用砖石或混凝土做池壁。油罐俯视外形不论是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等,油罐内有环形支撑墙或支撑柱③,作为油罐顶④的支撑,环形墙可带来多项好处,一是可把油罐分割成多个独立环形油舱⑤,二是油罐的扩容没有了结构强度的制约,三是有利于油舱底面的非平面化,这就为免除人工洗罐创造了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及安全性,环形舱可进一步被隔离成多个扇形油舱,将一个储油罐,转化成众多小油舱,这就化解了大型油罐的高风险。油罐上部设有隧道⑧,用于安置管线、油罐附件及油舱人孔,依油罐容量大小,可从中心向外辐射一至数条隧道。隧道的设立,让管线及油罐附件更加安全和便于操作与维护,为了让油罐及隧道更加安全,减少火灾爆炸的连锁反应,减少风吹雨淋日晒对罐体及隧道的不利影响,延长寿命,油罐顶部加设了蓄物池,用于蓄水或蓄土等。环形围墙⑥形成了一个大蓄物池,再由隔离墙⑦将蓄物池分割成多个蓄物池,每个蓄物池都有自己的供排水管道,蓄物池的底部,可以浇注一层发泡混凝土作为保温层,上面再做防水层,要注意蓄物池底面需有一定坡度,以保证排水阀打开后能将蓄水完全流净。为防冬季结冰,一是油库打两口深机井,分别置于库区两头,冬季将低温池水注入井中,同时抽另一井热水补充池水,构成水循环系统,让地热保证池水的一定温度。二是抽池水至顶部蓄物池,借助阳光日晒加温,太阳落山前放净。春季夏季不用每天换水,而是依据水温情况而定。保持顶部蓄物池常年蓄水及换水的目的,一是为了尽可能的缩小油罐各部位的温差以及提高水温防止冬季结冰,延长油罐寿命;二是顶部有水条件下,即使近距离燃起冲天大火,油罐也会安然无恙,避免了传统油罐的连锁反应。三是可以调整压舱重量,改变吃水深度。油罐与水池壁的上部间隙,常年可用柔性耐火保温材料如矿棉等填盖,这样可自动保持油罐与水池的同心状态,防止地震时的硬性碰撞,又可以预防及减小火灾灾情,还有利冬季保暖。水池面积虽然巨大,但是绝大部分都被油罐占用,油罐与池壁间的水面面积并不大,宽度一般在数米内,上部空间又呈半封闭状态,即使发生损毁漏油乃至火灾,火势也仅限于一个狭窄的空间内,环周配置的消防探头及喷嘴,第一时间就能用少量的灭火剂控制火灾,泄漏的油料仍然可以通过水池配套的管道快速回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发生炸弹袭击,也是部分舱位着火,不会像传统地面油罐那样一弹即毁,火势随油四下蔓延的失控局面,由于每舱都有两个以上火灾探头及多个消防喷嘴(布局在隧道中),可以快速自动灭火,并不影响被炸油罐的继续使用。多舱位、多隧道、复式网络结构的管线网、重要设施位于水中或地下、巨量的储存水等诸多特点,改变了油库不堪一击的现状,抗打击能力显著提高。油罐主体在水中,昼夜温差几乎为零,四季温差远小于露天油罐,比半地下油罐温差还小。小温差意味着呼吸损耗少,意味着混凝土油罐的寿命能显著提高。日本号称已开发出万年混凝土,国内混凝土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中,选择合适的防水渗防油渗的混凝土配方,加上合适的表面涂层保护,寿命远高于金属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油罐容量及数量选择地理位置,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是水池下方地质的一致性,附近要有自然水源或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区。再根据地质条件及油罐的排水量,确定水池深度及口径,确保满装油料及顶部蓄物池装载条件下,油罐能漂浮于水中,池底阻水层上为粗沙层,水位降低时,油罐落于沙层上。池深度可由开挖及回填两部分组成,选择合适的地形,有利于减少开挖量。优先选用土质水池,除了成本低,性能上完全能保证油罐的漂浮,且能应付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地震变形、沉降率不等,随时可通过泥浆泵等机械设备快速修整池底平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继烈;郭清,未经郭继烈;郭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