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张力放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603.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薛进东;巩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0 | 分类号: | B65H16/00;B65H16/1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放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布机,特别涉及一种无张力放布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的生产中,需要将整卷的布展开,目前常见的放布机都是通过送布辊筒和压布滚筒带动实现的,放布发送张力紧靠手动刹车和磁粉控制大小,随着生产贴合速度的变化,张力大小一直变化导致布的收缩及起皱现象很常见,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张力放布机,该无张力放布机保证放布平整,防止放布过程中布收缩起皱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张力放布机,包括机架、送布辊筒、压布滚筒和辊筒驱动马达,送布辊筒和压布滚筒能够转动定位于机架上,辊筒驱动马达驱动基布滚筒,压布滚筒与送布滚筒平行且表面能够相互接触,机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转动的主传动辊、传动驱动马达、控制器和一压布装置,控制器能够控制传动驱动马达转速,传动驱动马达能够带动主传动辊与送布辊同向转动,压布装置能够保持布紧贴在主传动辊表面,使用时,布送布辊筒上出来进入到主传动辊,控制器根据织布机整体速度调整在主传动辊转速与之一致,主传动辊和压布装置带动布与织布机整体速度同速输出,保证了布输出时自身无张力,也就保证了布的平整,不会发生褶皱的和收缩的变形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设有一对条状舒展辊,该条状舒展辊位于主传动辊与布贴合位置,该条状舒展辊与主传动辊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供布通过的间隙,条状舒展辊保证布在主传动辊上保持展开状态,防止其收缩,保证布的平整。
所述压布装置为压布滚轴,压布滚轴与主传动辊平行且表面能够相互接触,压布滚轴使布紧压在主传动辊表面,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带动布运动。
所述所述压布装置为设置于主传动辊的出布侧的被动传动辊,布正反面交替紧密压合于主传动辊和被动传动辊表面,布经过正反面交替缠绕的设置,其紧压主传动辊表面,对主传动辊表面产生径向的压力,这个压力就使得布与主传动辊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使得主传动辊带着布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原有放布机的基础上增加能够与机台整体速度保持一致的主传动辊,通过主传动辊保证放布速度与加工机台一致,防止放布过程中因布的张力不停变化导致收缩起皱的现象发生,保证了布的平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无张力放布机,包括机架、送布辊筒、压布滚筒和辊筒驱动马达,送布辊筒和压布滚筒能够转动定位于机架上,辊筒驱动马达驱动基布滚筒,压布滚筒与送布滚筒平行且表面能够相互接触,机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转动的主传动辊1、传动驱动马达2、控制器和一压布装置,控制器能够控制传动驱动马达2转速,传动驱动马达2能够带动主传动辊1与送布辊同向转动,压布装置能够保持布紧贴在主传动辊1表面,使用时,布送布辊筒上出来进入到主传动辊1,控制器根据织布机整体速度调整在主传动辊1转速与之一致,主传动辊1和压布装置带动布与织布机整体速度同速输出,保证了布输出时自身无张力,也就保证了布的平整,不会发生褶皱的和收缩的变形的现象。
所述还设有一对条状舒展辊3,该条状舒展辊3位于主传动辊1与布贴合位置,该条状舒展辊3与主传动辊1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供布通过的间隙,条状舒展辊3保证布在主传动辊1上保持展开状态,防止其收缩,保证布的平整。
所述压布装置为压布滚轴,压布滚轴与主传动辊平行且表面能够相互接触,压布滚轴使布紧压在主传动辊1表面,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带动布运动。
所述所述压布装置为设置于主传动辊1的出布侧的被动传动辊,布正反面交替紧密压合于主传动辊1和被动传动辊表面,布经过正反面交替缠绕的设置,其紧压主传动辊1表面,对主传动辊1表面产生径向的压力,这个压力就使得布与主传动辊1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使得主传动辊1带着布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