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内反射的混合物折射率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141.7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邓志超;王槿;孙腾骞;张春平;田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射 混合物 折射率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质折射率的测定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全内反射原理测量混合物质各组分折射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折射率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物质的折射率测量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实时监控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并且物质折射率的测量本身也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用于测量物质折射率的方法有很多,如自然准直法、最小偏向角法、V型棱镜法等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都是建立在折射反射定律基础之上,并且这些方法都只用于测量均匀物质的折射率性质。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实现对复杂的混合物质进行测量,并能够得到混合物质各个组分的折射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量复杂的、混合的物质,并得到各个组份的折射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平行光作为光源,通过偏振片,由棱镜的一侧以某一角度入射并照射在棱镜-混合样品的分界面上,其反射光通过棱镜的另一侧出射,使用光强探测器检测、接收出射光,并将数据送入计算机,从而得到该角度下混合样品的反射光强值。
第二步:保持入射光束在棱镜-混合样品界面上的照射点不改变,转动棱镜,改变棱镜-混合样品界面入射光的入射角度,重复第一步过程,得到不同角度下混合样品的反射光强值,从而得到反射光强随入射角度变化的分布曲线。
第三步:对第二步得到的曲线对角度进行求导,在导数的曲线上得到与待测混合样品组份元数对应的多个峰,每一个峰的位置对应该样品一种组份的全内反射临界角,根据全内反射临界角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可以得到该混合样品每个组分的折射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法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黑白条纹大理石二元样品反射光强对入射光角度的分布曲线。
图3是黑白条纹大理石二元样品反射光分布对角度的导数。
图4是705硅橡胶、甘油、固尔奇super88喷胶三元样品反射光强对入射光角度的分布曲线。
图5是705硅橡胶、甘油、固尔奇super88喷胶三元样品反射光强分布对角度的导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法:
图1是本方法所使用的光路示意图,图中,1是平行光源;2是偏振片,用于生成所需要的偏振光;3是棱镜;4是待测的混合样品;5是光强探测器,用于检测出射光的光强;6是计算机,用于采集光强探测器5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本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平行光作为光源1,通过偏振片2,由棱镜3的一侧以某一角度入射并照射在棱镜-混合样品的分界面上,其反射光通过棱镜3的另一侧出射,使用光强探测器5检测、接收出射光,并将数据送入计算机6,从而得到该角度下混合样品的反射光强值。
第二步:保持入射光束在棱镜-混合样品界面上的照射点不改变,转动棱镜3,改变棱镜-混合样品界面上入射光的入射角度,重复第一步过程,得到不同角度下混合样品的反射光强值,从而得到反射光强随入射角度变化的分布曲线。
第三步:对第二步得到的曲线对角度进行求导,在导数的曲线上得到与待测混合样品组份元数对应的多个峰,每一个峰的位置对应该样品一种组份的全内反射临界角,根据全内反射临界角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可以得到该混合样品每个组分的折射率。
基于本方法的实施例1:使用黑白条纹相间的大理石作为二元待测样品。图2是该二元样品的反射光强对入射光角度的分布曲线。图3是使用图2中的曲线对角度进行求导所得到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峰,分别对应大理石样品的两种组份的全内反射临界角,进而得到每种组份的折射率。
基于本方法的实施例2:使用705硅橡胶、甘油、固尔奇super88型喷胶作为三元待测样品。图4是该三元样品的反射光强对入射光角度的分布曲线。图5是使用图2中的曲线对角度进行求导所得到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到3个明显的峰,分别对应三种组份的全内反射临界角,进而得到每种组份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j102)
- 下一篇:沙发(BS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