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式旋转喷吹除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991.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马雪芬;张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B9/05 | 分类号: | C22B9/05;C22B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金属熔体的除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去除铝熔体中气体的喷头行星式旋转喷吹除气装置。
背景技术
铝熔体的净化是保证纯铝及其合金冶金质量的关键技术,降低铝熔体中的氢含量是铝熔体净化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铝熔体除氢技术主要是依据气泡浮游理论发展的各种除氢方法,它是在铝熔体中吹入大量气泡,利用氢在铝熔体和气泡中的分压差使铝熔体中的氢不断扩散进入气泡中,并随气泡上浮至熔体液面逸出,从而达到除氢目的。
经文献检索发现,旋转喷吹装置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铝熔体除氢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发明名称为:铝合金熔体除氢旋转脉冲喷吹装置,专利号为:ZL00125771.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体除氢旋转脉冲喷吹装置,即在传统旋转喷吹除气装置的基础上,在气路供应系统中增设减压阀和电磁阀,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增设脉冲输出电路,使得净化气体以脉冲方式进入熔体中,从而使气泡更加细小,有效减弱气泡的合并、熔体的翻腾和吸氢等有害影响,达到提高除氢效果目的。
通过分析发现,目前现有的旋转喷吹除氢装置对于整个除气箱内铝熔体的除氢效果仍存在一定局限:由于铝熔体相对较大的粘度和比重,气泡多沿旋转杆四周上浮,造成净化气体在除气箱中分布不均,除气箱内中心主体区气含量相对较高,而边角区净化气体含量很少,这样边角区域的铝熔体不能与足够数量的气泡进行充分接触,导致除气箱边角区域的铝熔体除气效果较差。而为了改善边角区的气体分布情况,则需要增大旋转喷头的转速或增大喷头尺寸,而这又会导致铝熔体液面的波动加剧,熔体吸氢情况加剧,不利于铝熔体的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式旋转喷吹除气装置,通过喷头的运动,保证除气箱内的气体均匀分布,有效提高气体利用率和除气效率,同时降低由于液面翻滚造成的吸氢风险,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星式旋转喷吹除气装置,包括除气箱、旋转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中心轴、中心轴驱动装置和旋转喷吹驱动装置,所述顶盖设置在除气箱顶部,其中心开有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穿过顶盖中心孔,转动的竖置于除气箱中心,所述中心轴上固定一转盘,转盘的轴线与中心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喷吹装置可以转动的偏心设置在转盘上,其包括旋转杆、旋转喷头、进气管,旋转杆下端与旋转喷头相连伸入到除气箱内,上端连接进气管。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改变传统旋转喷头的运动轨迹,使旋转喷头在高速自转的同时,绕中心轴低速公转,旋转喷头更靠近除气箱的四个边壁,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净化气体在整个除气箱内均匀分布,缩短了氢在熔体中的扩散路程,强化了气液接触,熔体液面平稳,达到提高除氢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行星式旋转喷吹除气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除气箱 2、熔体进口 3、熔体出口
4、顶盖 5、中心轴 6、支架
7、公转轴承 8、中心轴带轮传动装置 9、中心轴驱动电机
10、转盘 11、自转轴承 12、旋转杆
13、旋转喷头 14、进气管 15、旋转喷吹带轮传动装置
16、旋转喷吹驱动电机 17、中心轴进气管 18、氩气瓶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