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裂纹插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868.3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薛矛;周军;曾武;伍从政;王国忠;韦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20 | 分类号: | B44C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裂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辅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衬衫用自然裂纹插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裂纹拥有朴素、粗劣的原始美,或气势磅礴,或简单明了,每一条裂纹都是无法复制的唯一。早在宋代时期裂纹效果就被运用于陶瓷制备中,著名的哥窑瓷就美在其裂纹上。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审美需求也在不停的提高,人们对光滑单调的表面效果已经厌烦,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特殊效果的表面,裂纹就是其中之一。裂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家居装饰、皮革中,但在服装辅料领域中却无发现有涉及裂纹效果的插竹。
目前在物体表面产生裂纹效果的方法主要有3种:(1)将裂纹图案拍摄下来并喷绘或印刷物体表面上,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裂纹效果,但看上去缺乏真实感和立体感;(2)将裂纹制备成模具,通过成型工艺仿制得到裂纹效果产品,这种方法制得的裂纹呆板无变化,千篇一律且极不自然,与真实裂纹相差甚远;(3)利用陶瓷加裂纹釉经过烧制制备陶瓷裂纹产品,这种方法得到的裂纹产品效果较好,但是成本高昂、次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裂纹插竹。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裂纹插竹,包含塑料片材,在塑料片材上依次喷涂有底色层、与底色层颜色不同的裂纹层及透明面漆层。
优选地,所述塑料片材为尼龙、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PP(聚丙烯)、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PLA(聚乳酸)或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裂纹层上设有印刷或者镭射的图案或文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自然裂纹插竹的制备方法。
一种上述自然裂纹插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塑料片材处理:将塑料片材冲切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将塑料片材投入水磨机中水磨20min~60min;
(2)打底:在步骤(1)处理后的塑料片材表面均匀地喷涂硝基底漆,形成底色层,所述硝基底漆是由硝基漆与硝基漆稀释剂按1∶1-1.5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硝基漆中醇酸树脂含量为6%~10%、硝化纤维素含量为4%~10%;
(3)形成裂纹:在步骤(2)得到的底色层上喷涂裂纹漆,颜色不同于底色层,形成裂纹层,所述裂纹漆是由硝基裂纹漆与裂纹稀释剂按1∶1~1.5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硝基裂纹漆中二氧化硅消光粉含量为4%~8%;
(4)定型:在步骤(3)得到的裂纹层上喷涂透明面漆,形成透明面漆层,即得所述自然裂纹插竹。
优选地,所述硝基底漆、裂纹漆及透明面漆的喷涂方法为:气压调节控制在0.2~0.6MPa,喷油流量在100~300ml/min之间,将喷头与待喷面角度调节为75~90度之间,喷头与待喷面距离为15~20cm之间,喷幅角度在60~150度之间进行喷涂。
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漆为亮光漆、哑光漆、橡胶手感漆。
优选地,所述裂纹层上设有印刷或者镭射的图案或文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自然美观。本发明所产生的裂纹插竹均为自然裂开,整个裂开过程为5~15秒,不需要任何模具和喷绘印刷设备进行裂纹模仿,所得到的裂纹自然、真实、内容丰富、无纹路重复雷同;
(2)裂纹与图案文字并存。本发明采用合适的涂料以及优选的制备工艺,在裂纹层上印刷图案文字,使插竹上的裂纹及图案文字和谐存在;
(3)操作简单。本发明实施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大规模作业和小规模作业方式都适合。
附图说明
图1为自然裂纹插竹截面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白色裂斑黄色裂纹亮光尼龙插竹
图3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白色裂斑粉红色裂纹亮光丝印文字尼龙插竹
图4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绿色裂斑黄色裂纹哑光丝印文字PVC插竹
图5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蓝色裂斑白色裂纹橡胶手感丝印文字PVC插竹
附图标记说明:
1、塑料片材;2、底色层;3、裂纹层;4、透明面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硝基底漆(包括硝基漆和硝基漆稀释剂)购自深圳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或东莞国邦化工原料商行;
裂纹漆(包括硝基裂纹漆及裂纹稀释剂)购自深圳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或东莞国邦化工原料商行或东莞德莱得涂料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明胶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生核桃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