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温热电刺激过敏性鼻炎理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751.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裴庆祺;丁辉;石轶夫;黄艳丽;吴杨;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裴庆祺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温热 刺激 过敏性 鼻炎 理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温热电刺激理疗仪,可用于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疾患,患病率为10%-25%而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被视为“21世纪流行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急剧增加。目前,国内外对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只是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对症处理。过敏性鼻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防治过敏性鼻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特别是针灸防治过敏性鼻炎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中药剂型多以口服为主,味道难闻,煎药方法和服用都不方便;针刺疗法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对针刺的恐惧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因此,综合中医、针灸的特色和优势,研制疗效良好,便捷经济,且无痛苦的过敏性鼻炎治疗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已出现了众多的鼻炎治疗仪,但这些现有仪器或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导致不良反应大、治标不治本、易复发,或采用冷冻、激光等治疗水肿反应重、结痂多、黏膜损伤大的方法,或本身不具备便携性,无法随时随地使用。下面选取几种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鼻炎治疗仪,对他们所存在的缺点进行具体说明。
专利号为0224654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鼻炎治疗仪”可以吸出鼻腔里过多的液体分泌物,也可以喷雾给药,但其仍使用药物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大、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缺点。
专利号为0324280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过敏性鼻炎感冒保健仪”通过物理疗法,利用超低频电脉冲刺激鼻部迎香穴,疏通经络,促进鼻腔血液微循环,从而消除或改善鼻塞、头疼、流涕等症状,并辅助以红外线照射,加强电脉冲刺激的疗效,但其不具备控制温度的功能,且采用红外线照射,同一辐射场中同一组织的损伤几乎一致,因此治疗边界难以控制。
专利号为20072010518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远红外震动鼻炎治疗仪”采用远红外能量穿透皮肤,促进微循环、加速组织代谢,激活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产生消炎、消肿作用;采用低频受控震动深入受损的鼻粘膜深层组织,软化、分解鼻甲、鼻粘膜的增生组织,直至增生部分完全消失,并可把鼻腔内的代谢产物、毒素、脓液等引出体外,但其采用红外线照射,同一辐射场中同一组织的损伤几乎一致,因此治疗边界难以控制,且不具备控制温度的功能和便携性。
专利号为20082016503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便携式负离子鼻炎治疗仪”和专利号为20052014361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负离子鼻炎治疗仪”利用高浓度负离子的净化空气、杀菌、消炎功能,来治疗鼻炎顽疾,但负离子在污染的环境中,会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成为具有一定极性的污染粒子,所以该实用新型的使用场地受到极大限制。
专利号为20102052763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热鼻炎穴位按摩仪”将三个电热按摩器准确固定在面部的印堂穴以及两个迎香穴上,进行兼有热敷的按摩,但是其不具备电刺激效果,治疗效果有限。
专利号为20052005918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鼻炎治疗仪”可将治疗头插入鼻腔内对鼻腔进行加热治疗,且可根据电池的电压和电阻的阻值计算金属片的发热温度,从而得到稳定又适宜的治疗温度,但是其没有电刺激效果。
专利号为20102055526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治疗鼻炎的热敷袋”使用电气石来加温,但是其温度不易控制,且不具备电刺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便携式温热电刺激过敏性鼻炎理疗仪,同时实现温度和电刺激强度的调节,提高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微控制单元,用于产生电控制信号和温度控制信号,分别传输给电刺激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控制电刺激单元产生不同波形的高压脉冲,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对触肤单元进行加热;
电刺激单元,用于产生不同波形的高压脉冲,传输给触肤单元;
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驱动电路和温度反馈电路,温度控制驱动电路用于接受微控制单元产生的PWM信号的控制,对触肤单元中的电阻丝进行加热,温度反馈电路用于测量触肤单元中的电阻丝温度,传输给微控制单元,温度控制驱动电路通过接受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调节电阻丝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裴庆祺,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裴庆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