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式烟气洗涤吸收净化热交换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506.4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明;庄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明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18;B01D47/14;B01D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烟气 洗涤 吸收 净化 热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气化处理系统中的锅炉尾气净化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节能式烟气洗涤吸收净化热交换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消除生活垃圾给城镇建设,市容市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相继出现了堆肥,填埋,焚烧,垃圾制燃料,流化床制燃气,制建筑材料,炼油等等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特别在2011年10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110111480.5,发明名称为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成套设备的发明专利,该项专利它将生活垃圾热解气化产生燃气,然后将燃气燃烬。虽然该项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垃圾直接焚烧技术产生的二恶英类物质、焦油、固体粉尘、废弃炉渣等带来的二次污染,但其燃烬后产生的废气成份复杂,含有酸性废气与有机挥发性气体(不溶性)及烟尘等成份复杂的多种废气混合在一起,属混合型废气,如果采用现有湿法除尘脱硫工艺处理,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原因是现有湿法除尘脱硫工艺是针对燃煤(油)锅炉而设计,烟气中的废气成份主要以酸性废气和烟尘为主,对不溶性有机挥发性气体无法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节能式烟气洗涤吸收净化热交换塔,使它能够对垃圾气化燃烧产生的混合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后,出口烟气中酸性废气、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含量达国家标准,烟尘洗涤彻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节能式烟气洗涤吸收净化热交换塔,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组合型吸收塔,引风机、烟气输送管和热交换器,所述组合型吸收塔由循环储液罐、一级锥形吸收槽、二级吸收层、吸收液喷淋装置、脱水旋流板和排放烟囱组成,
所述一级锥形吸收槽设在所述循环储液罐上方,在所述一级锥型吸收槽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出口与所述循环储液罐相通;
所述二级吸收层设在所述一级锥形吸收槽上方,所述二级吸收层由若干个Y形结构吸收架和通气支撑板组成,所述通气支撑板固定支撑在塔内壁上,在所述Y形结构吸收架的左右分支架上设有通气孔,所述Y形结构吸收架排列布置在通气支撑板上。
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设在所述二级吸收层上方,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吸收液输入端通过离心泵与所述循环储液罐相连接;
所述脱水旋流板设在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排放烟囱设在组合型吸收塔最上方,所述排放烟囱的下端设所述脱水旋流板的上方;
所述引风机设在所述烟气输送管上,所述烟气输送管输入口连接待处理烟气,所述烟气输送管输出口深入一级锥形吸收槽的吸收液中。
在所述吸收液喷淋装置与所述循环储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热交换器。
所述Y形结构吸收架由两个Y形支架和架体组成,所述架体前后相通,Y形支架之间、Y形支架与架体左右两侧之间留有通道且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通气孔设在Y形支架的左右分支架上。
所述二级吸收层设有多层。
由于设置了两级烟气洗涤的吸收区,以及采用Y形结构吸收架的特殊结构,烟气中酸性废气和挥发性有机气体能够能够得到有效处理,烟尘洗涤彻底,排放含量达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施例结构中脱水旋流板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Y形结构吸收架结构图。
图5为图4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含组合型吸收塔、引风机1、烟气输送管13和热交换器8,所述组合型吸收塔由循环储液罐3、一级锥形吸收槽6、二级吸收层9、吸收液喷淋装置12、脱水旋流板10和排放烟囱11组成,
所述一级锥形吸收槽6设在所述循环储液罐3上方,在所述一级锥型吸收槽6中设有溢流管7,所述溢流管7出口与所述循环储液罐3相通;
所述二级吸收层9设在所述一级锥形吸收槽6上方,所述二级吸收层9由若干个Y形结构吸收架15和通气支撑板14组成,所述通气支撑板14固定支撑在塔内壁上,在所述Y形结构吸收架15的左右分支架上设有通气孔18,所述Y形吸收架15排列布置在通气支撑板14上(如图2所示)。
如图4、图5所示,所述Y形结构吸收架15由两个Y形支架16和架体17组成,所述架体17前后相通,Y形支架之间、Y形支架与架体左右两侧之间留有通道19且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通气孔18设在Y形支架16的左右分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明,未经陈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稳定平台的方法
- 下一篇:卧式旋转活化炉气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