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桐粕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1086.X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2613254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毛绍名;章怀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18 分类号: A01N65/18;A01P7/04
代理公司: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宁星耀;舒欣
地址: 410004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取物 杀虫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桐粕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农药在逐渐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绿色化学的提出,现代农药应该是安全性更高的无污染农药或无公害农药,即与环境相容的绿色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例如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生物农药的用量在近年内逐步达到60%,而我国计划到2015年使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到农药总量的50%。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廉价的天然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而利用植物提取物配制成的杀虫剂是一种天然的,对人、畜毒害较轻,杀虫效果好的理想的生物农药,这对绿色农业和生态平衡有重大意义。

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ey)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为中亚热带落叶乔木,是原产我国且栽培利用悠久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广东、云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区均有栽培分布,其中以湖南、重庆、贵州、湖北4省的毗邻地区为中心产区。从油桐种子榨取或提取的油称为桐油,桐油中约含80%的桐酸,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是生产油漆、油墨最好的原料,用桐油制成的油漆耐酸、耐碱、耐盐(海水)、耐高温、绝缘。油桐籽经榨取桐油后所剩余的副产品为桐粕。早期,桐粕虽有被用于杀灭土壤害虫或清理鱼塘,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其用作肥料还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促进我国油桐产业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桐粕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桐粕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桐粕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桐粕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然后对过筛物用体积分数为60~95%的乙醇加热至90~100℃回流提取2~4次(优选3次),每次所加入乙醇的质量相当于过筛物质量的4~6倍(优选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 小时(优选2 小时),再合并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至乙醇全部挥发完,得醇提取物浸膏;

(2)向步骤(1)所得醇提取物浸膏中加水混匀,所加入水的质量相当于浸膏质量的0.8~1.2倍(优选1倍);

(3)向步骤(2)所得醇提取物水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所加入的乙酸乙酯质量相当于醇提取物水溶液质量的2~4倍(优选3倍),搅拌10~30分钟(优选 20分钟),然后静置萃取1-3小时(优选2小时)后分层,取上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得上层浓缩液,反复萃取2~4次(优选3次),将每次萃取的上层浓缩液合并后,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乙酸乙酯,得到桐粕提取物浸膏,即为桐粕提取物杀虫剂。

进一步,将步骤(3)所得桐粕提取物浸膏与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有机溶剂按质量百分比20~60:9~20:6~20:10~30混匀,制得乳油型桐粕提取物杀虫剂。

进一步,所述乳油型桐粕提取物杀虫剂中所用表面活性剂可为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烷基磷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双酚聚醚、脂肪酸甘油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用乳化剂可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用有机溶剂可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异丁醇、正己烷、甲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将步骤(3)所得桐粕提取物浸膏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再将过筛物与表面活性剂、填料、农药助剂按质量百分比20~50:5~15: 20~60:5~20混匀,制得可湿性粉剂型桐粕提取物杀虫剂。

进一步,所述可湿性粉剂型桐粕提取物杀虫剂所用填料可为硅藻土、滑石粉、膨润土和沸石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可为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磷酸盐、双酚聚醚、脂肪酸甘油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用农药助剂可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Z、木质素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