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v6隧道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0968.4 | 申请日: | 201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v6 隧道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v6隧道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技术是指将一种协议的报文封装到另一种协议的报文中进行传输的技术,隧道技术要求隧道两端的设备,也即边缘设备支持这两种协议。互联网协议第6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隧道技术实现了利用现有互联网协议第4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网络为孤立的IPv6网络提供连通性,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穿越IPv4网络,使两个IPv6网络可以通过之间的IPv4网络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实现IPv6报文的透明传输。
图1A为现有技术中IPv6隧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IPv6网络1和IPv6网络2并未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之间的IPv4网络相连。连接IPv6网络1和IPv4网络的路由器1,以及,连接IPv6网络2和IPv4网络的路由器2即为IPv6隧道两端的设备,也即边缘设备,或称为边缘路由器。图1A中的IPv6隧道由边缘路由器1、IPv4网络、边缘路由器2构成,边缘路由器1和边缘路由器2为该IPv6隧道的两个端点。
基于图1A所示的IPv6隧道的结构,当IPv6网络1要将IPv6报文传输到IPv6网络2时,其具体过程如图1B所示。图1B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图1A的IPv6隧道实现两个IPv6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IPv6网络1中的发送端将IPv6报文发送到边缘路由器1。
其中,发送端发送的IPv6报文的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IPv6报文由IPv6报文头和IPv6数据组成。
S102:边缘路由器1将接收到该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
其中,封装后的IPv4报文的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边缘路由器1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实际上就是基于如表1所示的IPv6报文,在该IPv6报文中再增加一个IPv4报文头。封装的该IPv4报文中的IPv6报文头和IPv6数据可以作为该IPv4报文的数据。也即,封装的该IPv4报文由IPv4报文头和IPv4数据构成,其中,IPv4数据由IPv6报文头和IPv6数据构成。
S103:边缘路由器1将封装的IPv4报文通过IPv4网络发送到边缘路由器2。
S104:边缘路由器2将接收到的IPv4报文解封装,恢复为IPv6报文。
其中,边缘路由器2将IPv4报文解封装的过程就是将如表2所示的IPv4报文的IPv4报文头去掉,重新恢复为如表1所示的IPv6报文。
S105:边缘路由器2将恢复的IPv6报文发送给IPv6网络2中的接收端。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IPv6隧道技术不需要所有的设备都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只要求边缘设备支持这两种协议即可,在IPv4向IPv6的过渡时期,IPv6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旋流卷式膜导流隔网
- 下一篇:一类新喹诺酮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