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块及使用该光源模块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60739.2 | 申请日: | 201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融;徐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块 使用 侧光式 背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关于一种具散热装置的光源模块及使用该光源模块的侧光式背光模块,该散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将由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模块提供均匀的面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块有直下式与侧光式两种,为适应显示器薄型化的趋势,目前主流采用侧光式背光模块。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耗电量低、反应时间短及耐震性强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块中作为光源。
使用LED作为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是将多个LED设于长条形电路板上而形成LED光条,并将LED光条配置于侧光式背光模块四周。当侧光式背光模块使用的LED光条仅配置于侧光式背光模块单侧时,常会因为LED过于集中而使得由LED产生的热量过度集中在该单侧,造成靠近该单侧的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的光学组件与机构发生如融化损坏或变形等问题,因此侧光式背光模块需要装设散热装置来改善其散热问题。
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块采用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机制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铝挤型散热器(heat sink),但是其散热效率不高,造成散热不足。另一种是使用热管(heat pipe),但是其需要多支热管组成,成本较高,不易组装,且热管间的空隙会造成散热不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及使用该光源模块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提供散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较易组装且散热较均匀的散热机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一光条,包括一电路板及多个发光组件,且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其中该上表面相对于该下表面,且该第一侧边连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之间,而该些发光组件设置于该上表面;一光条固定架,具有至少一插槽与一容置部,且该容置部形成于该至少一插槽下方,其中该第一侧边插入该至少一插槽且伸入于该容置部中;以及一散热装置,设于该容置部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光源模块,该光条固定架置放于该背板上;以及一导光板,置放于该背板上,且该些发光组件面向该导光板的一侧边。
本发明因将光条置放于光条固定架上且部分光条伸入于光条固定架的容置部中,并将散热装置设于容置部中以提供流体通过容置部,以此使光条可与流体直接接触以增加散热效率,且利用流体热对流将光条上由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再将热量在侧光式背光模块侧边快速传出以减少散热不均的问题,使得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的光学组件与机构受到的影响减少。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分别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爆炸图及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实际量测的发光组件数量对温度的特性曲线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导光板
11a:上表面
11b:下表面
11:侧边
2:光条
21:电路板
21a:上表面
21b:下表面
211:第一侧边
22:发光组件
23:凸耳
24:散热片
3:光条固定架
31:插槽
311:边缘
32:容置部
33:平板
331、332:侧边
34、35:侧板
36:支撑板
4:散热装置
5:背板
6:反射板
7:光学膜片组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S1:未使用散热机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特性曲线
S2:使用热管散热机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特性曲线
S3:本发明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