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二氟(亚)甲基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581.9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松;吴晶晶;尹黎霞;黄青春;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薛美英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二氟 甲基 甲酰胺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二氟(亚)甲基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保产、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农药具有高毒、低选择性、高残留、对人畜危害大等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对农药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低毒、高效、低残留、绿色环保的新农药品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本世纪以来,美国杜邦公司在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鱼尼丁受体杀虫剂氟虫双酰胺的基础上,通过对分子中其中的一个酰胺位置的改变,开发出另一类结构新颖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该杀虫剂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甲虫和粉虱有显著的杀虫活性,且持续性好。氯虫苯甲酰胺的分子结构也成了后续研究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先导化合物。
先正达(Syngenta)公司以三氟甲基取代了氯虫苯甲酰胺中吡唑环上的溴原子(专利WO2006040113和WO 2006061200);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报道了在氯虫苯甲酰胺的结构中引入了三氟甲基(WO 2006080311)。上述引入含氟基团的化合物仍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采用二氟(亚)甲基(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和吸电子性,且与三氟甲基性质上也有明显不同)修饰现有氯虫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二氟(亚)甲基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二氟(亚)甲基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高杀虫(如粘虫等)活性,具有潜在的商用价值。
此外,本发明还丰富了氯虫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种类。
本发明所述的含二氟(亚)甲基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
式I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H,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C1~C6直链或支链全氟烷基,C1~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素(F、Cl、Br或I)中一种;A为H,式II所示基团或式III所示基团;
本发明所提供的含二氟(亚)甲基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由式IV所示化合物与式V所示化合物反应制得式Ia所示化合物(目标化合物之一),式Ia所示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得到式Ib所示化合物(目标化合物之二),式Ib所示化合物经还原反应,得到式Ic所示化合物(目标化合物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A为式II所示基团,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H,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C1~C3直链或支链全氟烷基,C1~C3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素(F、Cl、Br或I)中一种;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A为式II所示基团,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H,甲基,甲氧基,F,Cl,Br或三氟甲基中一种。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A为式III所示基团,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H,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C1~C3直链或支链全氟烷基,C1~C3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素(F、Cl、Br或I)中一种;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A为式III所示基团,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H,甲基,甲氧基,F,Cl,Br或三氟甲基中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