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锤式钻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557.5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胤;王小刚;李广辉;王吉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胤;王小刚;李广辉;王吉尔 |
主分类号: | E21B1/12 | 分类号: | E21B1/12;E21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70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锤式 钻井 | ||
1.一种水锤式钻井机,包括1数控机箱、2电缆线、3拉环、4注水排气孔、5顶部负压空气隔膜、6方向控制仪、7水泵、8法兰、9中部正压空气隔膜、10阀门板启动器、11外壳、12水锤管道壁、13水锤管道、14外流管道、15阀门板固定架、16阀门板、17阀门底座、18底部负压空气隔膜、19分流空腔、20钻头、21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利用16阀门板与17阀门底座的闭合,将13水锤管道内的水流的动量转化为整个钻机的动量,将钻井机打进土层里面,7水泵提供水流的动力,5顶部负压空气隔膜、9中部正压空气隔膜、18底部负压空气隔膜调节钻机内部的压强变化,每个6方向控制仪单独动作,调节钻井机姿态,控制钻井机钻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16阀门板在17阀门底座之上,能够通过16阀门板的上下移动实现13水锤管道内水流通道的闭合或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16阀门板为圆盘,其表面是凸面锥台;17阀门底座为圆环,其表面为凹面锥台,当16阀门板与17阀门底座闭合时,两者之间没有空隙,17阀门底座有八个支脚,呈正八边形分布,焊接在20钻头的同心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16阀门板上连接153限位杆,153限位杆限制在上下两个152限位环之中,上下两个152限位环分别被上下两层151固定支架固定,151固定支架每层三根,均匀分布固定在12水锤管道壁上,153限位杆上接104细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10阀门板启动器由101微型电机、102搅动杆、103曲棍、104细绳组成,101微型电机由1数控机箱控制其启动和转速,103曲棍两端卡在12水锤管道壁和101微型电机的固定槽中,能够绕103曲棍水平段中心轴线自由转动,102搅动杆套在103曲棍靠近101微型电机端的同心圆空腔中,102搅动杆与101微型电机直接相连,102搅动杆在101微型电机带动下匀速转动,104细绳的上端接连105小铁环,105小铁环套在103曲棍的转动半径最大处,105小铁环可以环绕103曲棍转动,在103曲棍与105小铁环接触处两侧有两个卡位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开始启动时,103曲棍半径最大处在最下面,102搅动杆转动到最低处时与103曲棍接触,带动103曲棍向上转动,转动过最高位置后,103曲棍由于重力自由下落至最低位置,104细绳、153限位杆、16阀门板自由下落,关闭水流通道,102搅动杆继续匀速转动,再次转动到最低处带动103曲棍转动完成一个循环的启动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7水泵用8法兰连接到12水锤管道壁上,7水泵的运行及运行转速被1数控机箱控制控制,73水泵出水口向下,73水泵出水口与12水锤管道壁之间有9中部正压空气隔膜,5顶部负压空气隔膜呈囊状,包括在71水泵电动机周围,18底部负压空气隔膜与20钻头相连,由181中部空气隔膜支架支撑,19分流空腔为17阀门底座和18底部负压空气隔膜之间的中空部分,程光滑曲线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6方向控制仪由61液压启动杆、62方向控制板、63方向控制仪底座组成,61液压启动杆铰接在63方向控制仪底座上,62方向控制板铰接在11外壳上,61液压启动杆与62方向控制板亦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6方向控制仪共有八个,分两层布置,八个叠加环钻井机一周,四个在上层,四个在下层,每层均匀布置,两层交错布置,每个6方向控制仪单独被1数控机箱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锤式钻井机,其特征在于:3拉环为弧形圆环,焊接在钻井机的最上部的正中央,4注水排气孔用带螺纹的圆盖封闭,位于外壳的最上部的正中央,11外壳与20钻头通过螺纹连接,12水锤管道壁与17阀门底座通过螺纹连接,11外壳、20钻头、12水锤管道壁、17阀门底座的圆心都在钻井机的中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胤;王小刚;李广辉;王吉尔,未经杨晓胤;王小刚;李广辉;王吉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相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测压定位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