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528.9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苏丁鸿;江永璋;彭志煌;钟凤玉;蔡佑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3;F16C11/04;F16C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即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手机等电子装置的便携性日益增强,其外观日趋轻、薄、短、小。为此,多将其设计为掀盖式。一般的,其包括边沿部枢接在一起的上盖体和承载座,使用时仅需将上盖体掀开,使上盖体和承载座呈一定角度;携带时将上盖体和承载座折叠后贴合在一起即可。其缺陷在于:上盖体和承载座的枢接部位于二者的边沿部,使用时二者之间的角度多大于90°,从而占用空间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对二者的枢接方式进行了改善,比如在二者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上盖体和承载座,从而上盖体打开时,其底部边沿可以沿承载座向前滑动,进而节省了空间占用。但是,这样的枢接方式迫使使用者必须合理掌握打开上盖体时的力度,力度稍大,即使上盖体离开承载座,从而电子装置的打开结构不尽稳固。同时,使用状态时,上盖体易于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滑下而贴近承载座,使使用者不得不再次调整上盖体的打开角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它打开时占用空间小,而且具有无需刻意控制打开力度和打开状态时上盖体不易自行滑下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包括上盖体、承载座和开合铰链组,该开合铰链组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通过第二枢接部枢接于上盖体的后背上部、下端通过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承载座的右部,从而上盖体的底部边沿可以沿承载座的上表面滑动,所述承载座上表面的右部沿上盖体的底部边沿的滑动方向设有轨道部,上盖体的底部连接有枢转部,枢转部枢接有滑动部,且滑动部和轨道部相配。
所述轨道部包括沿上盖体的滑动方向的凹槽以及位于该凹槽内的滑轴,同时,滑动部包括轴套和穿设孔,且轴套和滑轴相配,穿设孔和枢转部相配。
所述枢转部包括枢轴和安装部,且枢轴和穿设孔相配,安装部和上盖体相配。
所述第一枢接部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一固定部,且第一轴杆和连接部相配,第一固定部和承载座相配。
所述第一轴杆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轮和定位凹轮,相应的,定位凸轮和定位凹轮配有弹片组。
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第二轴杆和第二固定部,且第二轴杆和连接部相配,第二固定部和上盖板相配。
所述上盖板为显示装置,承载座上设有输入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打开时占用空间小。本发明的稳定开合的电子装置的上盖体和承载座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打开时上盖体的底部边沿沿承载座的上表面向左滑动的进行打开,从而占用空间较小。2、无需刻意控制打开力度。在上盖体底部边沿向左滑动,从而上盖体打开时,和上盖体连接的滑动部始终和轨道部连接,从而保证上盖体即使受到较大的力度,上盖体的底部边沿亦不会离开承载座,且上盖体的打开较为平稳。3、打开状态时上盖体不易自行滑下。打开状态时,滑动部和轨道部相互作用的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上盖体底部边沿受到一定的阻力,不宜自行滑动,从而上盖体不易自行滑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开合铰链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滑轴及滑动部分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上盖体打开的初始阶段的主视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上盖体打开的中间阶段的主视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的上盖体打开的最终阶段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上盖体;2、承载座,21、轨道部,211、凹槽,212、滑轴,22、滑动部,221、轴套,222、穿设孔,23、枢转部,231、枢轴,232、安装部,24、输入装置;3、开合铰链组,31、第一枢接部,311、第一轴杆,312、第一固定部,313、弹片组,314、定位凸轮,315、定位凹轮,32、第二枢接部,321、第二轴杆,322、第二固定部,3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