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345.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武胜利;李龙明;郑长发;沈时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16K1/00;F16K1/42;F16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液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饮料瓶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饮料生产中,有些饮料瓶是可以回收使用的,例如说PET材质的饮料瓶。在饮料瓶回收后,必须对饮料瓶进行消毒清洗,以保证安全卫生。灌注满消毒液的饮料瓶经过一段时间的杀菌后,需要将消毒液倾倒干净,以便于后续的灌装饮料。饮料瓶翻转倒立后,消毒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出,但是由于大气压的顶托作用,消毒液的倾倒速度较慢,所需的时间较长,跟不上机械运转速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加快消毒液倾倒速度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气阀和喷嘴,所述喷嘴垂直设置且开口方向向上,所述气阀为按压开关式且设置于喷嘴旁侧。
在使用时,将装满消毒液的饮料瓶倒置并下压饮料瓶,使喷嘴伸入至饮料瓶内,同时利用饮料瓶的下压打开气阀,这样供气装置开始利用喷嘴向饮料瓶内进行喷气,使饮料瓶内的气压上升,从而使饮料瓶内的消毒液快速倒出,操作步骤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气阀包括压板、阀芯、弹簧和阀座,所述阀座内设有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上阀腔与供气装置相通,所述下阀腔与喷嘴相通;所述阀芯的下部设有锥状的腔塞,阀芯的中部设有直径小于腔塞直径的圆柱,阀芯的上部向上穿过阀座并突出于阀座顶面;所述腔塞及弹簧均位于下阀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阀腔底面、阀芯相抵,所述下阀腔通过其顶部的通孔与上阀腔相通,所述腔塞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下阀腔的顶部通孔的内径;所述压板通过支架及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阀座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底面与阀芯的顶面相接触。
在未工作时,弹簧利用其弹力向上顶靠阀芯,使阀芯的腔塞与下阀腔的通孔紧密接触,从而将上阀腔和下阀腔之间的通道堵塞,此时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供气装置的气体无法通过气阀而进入喷嘴内;在工作时,饮料瓶下压会带动压板向下转动,压板压迫阀芯向下移动,从而使阀芯中部的圆柱部分移动至下阀腔的通孔处或下阀腔内,这样上阀腔和下阀腔之间连通,此时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供气装置的气体依次通过气阀、喷嘴进入饮料瓶内;当饮料瓶拿开后,弹簧利用其弹力向上顶靠阀芯,使气阀自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下阀腔的顶部通孔为锥状孔,这样可以增大通孔孔壁与腔塞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气阀关闭时的密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上部为直径大于腔塞直径的圆柱,这样在阀芯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时,该直径较大的圆柱就会卡在下阀腔的顶部通孔处,从而防止阀芯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下阀腔的顶部通孔与腔塞之间设有密封圈,以加强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饮料瓶内的消毒液快速倒出,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识:1、供气装置;2、气阀;3、喷嘴;4、压板;5、阀芯;51、腔塞;52、第一圆柱;53、第二圆柱;6、弹簧;7、阀座;8、上阀腔;9、下阀腔;10、通孔;11、支架;12、转轴;13饮料瓶;1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快速沥干装置包括供气装置1,供气装置1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气阀2和喷嘴3,喷嘴3垂直设置且开口方向向上,气阀2为按压开关式且设置于喷嘴旁侧。
具体来说,所述气阀2包括压板4、阀芯5、弹簧6和阀座7,阀座7内设有上阀腔8和下阀腔9;上阀腔8与供气装置1相通,下阀腔9与喷嘴2相通;阀芯5的下部设有锥状的腔塞51,阀芯5的中部设有直径小于腔塞直径的第一圆柱52,阀芯5的上部向上穿过阀座7并突出于阀座7顶面;腔塞51及弹簧6均位于下阀腔9内,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下阀腔8的底面、阀芯5的底面相抵,下阀腔9通过其顶部的通孔10与上阀腔8相通,腔塞51的外径大于下阀腔的顶部通孔10的内径;压板4通过支架11及转轴12可转动地安装于阀座7的上方,压板4的底面与阀芯5的顶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OP噪声抑制电路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晶体退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