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压力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294.8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谭立国;刘红松;徐祥林;王廷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34 | 分类号: | H01H3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压力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更具体的为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用的一种机油压力开关。
背景技术
机油压力开关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汽车、摩托车领域。目前,机油压力开关都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由壳体、密封圈、膜片、推杆、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弹簧和插头总成组成,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自底部向上依次放有密封圈、膜片、推杆、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和弹簧,且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套接在带有部分凸台的推杆上,弹簧置于动触点片的凹槽内,所述插头总成由插片和绝缘体注塑构成,壳体与插头总成铆接在一起。
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膜片作为感压元件,当油压大于弹簧弹力时,膜片推动推杆,推杆将动触点片与静触点片分离,当油压低于弹簧弹力时动触点片在弹簧的作用下与静触点片接触导通回路。机油压力开关的感压报警功能,将机油压力控制在发动机的最佳润滑压力以上,以使发动机在最佳润滑状态工作。
但此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机油压力开关不能防水,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与水容易沿绝缘体与插片注塑结合面处的透气孔进入产品内腔,造成触点烧蚀,机油压力开关损坏失去报警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开关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尘、防水,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防水性能好的一种机油压力开关。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压力开关,主要由壳体、密封圈、膜片、推杆、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弹簧和插头总成组成,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自底部向上依次放有密封圈、膜片、推杆、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和弹簧,且静触点片、动触点片套接在带有部分凸台的推杆上,弹簧置于动触点片的凹槽内,所述插头总成由插片和绝缘体注塑构成,壳体与插头总成铆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侧面凹槽内增加一通气孔,绝缘体的外围增加一软质防水护套 ,防水护套上沿与绝缘体表面设有的防水护套嵌槽紧密配合,下沿与绝缘体侧面凹槽的下部凸台紧密配合。
所述的防水护套为橡胶防水护套。
通气孔用于平衡开关内外部压力,避免水沿绝缘体与插片注塑结合面进入机油压力开关内部,防水护套防止水由通气孔进入机油压力开关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阻止外界环境中灰尘与水沿绝缘体与插片注塑结合面进入机油压力开关内腔,从而避免触点氧化、烧蚀,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机油压力开关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关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壳体,2. 密封圈,3. 膜片,4. 推杆,5. 静触点片,6. 动触点片,7. 弹簧,8. 绝缘体,9.插片,10.侧面凹槽,11.通气孔,12.防水护套嵌槽,13.防水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一种机油压力开关,主要由壳体1、密封圈2、膜片3、推杆4、静触点片5、动触点片6、弹簧7和插头总成组成,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自底部向上依次放有密封圈2、膜片3、推杆4、静触点片5、动触点片6和弹簧7,且静触点片5、动触点片6套接在带有部分凸台的推杆4上,弹簧4置于动触点片6的凹槽内,所述插头总成由插片9和绝缘体8注塑构成,壳体1与插头总成铆接在一起,所述的绝缘体8侧面凹槽10内增加一通气孔11,绝缘体8的外围增加一软质防水护套13 ,防水护套13上沿与绝缘体8表面设有的防水护套嵌槽12紧密配合,下沿与绝缘体8侧面凹槽10的下部凸台紧密配合。
所述的防水护套13为橡胶防水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