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0282.5 | 申请日: | 201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利;王林杰;王惠娟;姜世忠;谈诚;张剑锋;杨鸿慧;陈文娟;刘书娟;汪德生;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15/02 | 分类号: | A01K1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专利服务中心 11040 | 代理人: | 肖进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鼠 锻炼 后肢 肌肉 力量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鼠生理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利用大鼠进行跑步运动相关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利用大鼠进行抗阻锻炼相关研究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抗阻锻炼模型使研究受到了极大限制。在航天医学中,抗阻力锻炼是对抗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的一项重要防护措施,在地面对抗阻锻炼进行充分后才能在太空应用,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大鼠抗阻锻炼模型以便于进行研究。国内外文献所报道的大鼠后肢抗阻锻炼模型主要有:1.利用食物诱导大鼠锻炼,该方法难以提高大鼠的锻炼负荷;2.利用电弧刺激大鼠锻炼,该方法主要锻炼屈肌;3.利用电或接触刺激大鼠锻炼,该方法操作繁琐。目前对大鼠肌肉力量的评价只有对大鼠前肢抓握力量的测试方法,还没有对后肢力量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力量测试,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它包括:抗阻力锻炼装置,光刺激器,电刺激器,控制器,测量记录装置;
所述抗阻力锻炼装置包括:上表面为导电层的基座;立置在所述基座中部,采用透明、绝缘材料,用于容纳大鼠的圆筒状实验舱,其下部设有引出大鼠尾部的缺口;设置在所述实验舱内并与之同轴的内筒,所述内筒可由大鼠上肢向上推动和自由回落,其顶端设有使大鼠头部伸出的孔;调节所述内筒轴向位置以适应大鼠身长的调节装置;施加在所述内筒上重量可调的负载;随同所述内筒作上下运动的触杆;由所述触杆触发的行程开关,当所述触杆上升到预定高度时,所述行程开关发出大鼠完成举重动作的信号;设置在所述实验舱底部,感受大鼠后肢蹬伸力量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光刺激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向大鼠发出光照刺激信号;
所述电刺激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通过分别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表面导电层和大鼠尾部的两个电极,向大鼠发出电刺激信号;
所述控制器存储实验程序,控制所述光刺激器和所述电刺激器按时序工作;
所述测量记录装置接收和记录所述行程开关发出的大鼠完成举重动作的信号,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大鼠后肢蹬伸力量信号。
本发明通过光刺激和电刺激结合使大鼠建立对光和电的反射,使大鼠举起一定的重量,通过改变负载重量达到锻炼或测试的目的,还可以进行大鼠后肢力量的评价,且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号传递关系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各附图,一种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抗阻力锻炼装置,光刺激器7,电刺激器16,控制器15,测量记录装置17;
所述抗阻力锻炼装置包括:上表面为导电层的基座1;立置在所述基座1中部,采用透明、绝缘材料,用于容纳大鼠的圆筒状实验舱2,其下部设有引出大鼠尾部的缺口9;设置在所述实验舱2内并与之同轴的内筒4,所述内筒4可由大鼠上肢向上推动和自由回落,其顶端设有使大鼠头部伸出的孔11;调节所述内筒4轴向位置以适应大鼠身长的调节装置8;施加在所述内筒4上重量可调的负载6;随同所述内筒4作上下运动的触杆5;由所述触杆5触发的行程开关3,当所述触杆5上升到预定高度时,所述行程开关3发出大鼠完成举重动作的信号;设置在所述实验舱2底部,感受大鼠后肢蹬伸力量的压力传感器10;
所述光刺激器7由所述控制器15控制,向大鼠发出光照刺激信号;
所述电刺激器16由所述控制器15控制,通过分别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表面导电层和大鼠尾部的两个电极,向大鼠发出电刺激信号;
所述控制器15存储实验程序,控制所述光刺激器7和所述电刺激器16按时序工作;
所述测量记录装置17接收和记录所述行程开关3发出的大鼠完成举重动作的信号,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0输出的大鼠后肢蹬伸力量信号。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大鼠抗阻锻炼和后肢肌肉力量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15同时控制多套所述光刺激器7、所述电刺激器16,以同时进行多路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未经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