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192.6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军;黄红雨;蔡春波;沈大明;杜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12 | 分类号: | B23K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对接 焊接 横向 裂纹 预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厚板高强钢结构在海洋工程装备、跨海大桥、舰船、海上风力发电场等海洋重型装备中广泛应用。厚板高强钢易产生冷裂纹,尤其延迟性的焊接横向裂纹,其潜伏期长,裂纹微小,不易检测,其危害性极大。控制大型海洋装备高强钢结构焊接及返修焊延迟性横向裂纹是保证其制造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由于焊接冷裂纹受环境、母材、焊材、保护气、焊接方法、电流、电压、干伸长、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结构形式、拘束强度等多因素影响的极度复杂性,使得焊接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冷裂纹产生过程及其特征不是很清楚,难以实现对焊接横向裂纹的准确判断,对致命影响焊接质量的焊缝横向裂纹没有很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成为焊接横向裂纹控制的瓶颈难题,也一直是大厚板高强钢焊接领域很具挑战性的热点问题。
高强钢的级别越高,其冷裂纹的敏感性越高,那么,实验室预制裂纹越容易。预制裂纹的方法很多,但预制横向裂纹的方法不多,针对单道焊横向裂纹方法主要有G-BOP横向裂纹方法,针对多道焊横向裂纹预制办法如:VTT-Y、小U形和大U形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500MP以上的高强钢可预制出横向裂纹,一般采用单面焊,尤其不能很好再现预制出横向裂纹,而且预制裂纹的形态特征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能够预制对接焊接的横向裂纹,有利于控制现场焊接过程中的横向裂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包括:
提供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焊接窗口;
将两块试板并列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位于所述焊接窗口上方;
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两端的底板上焊接加强板,并对所述加强板和试板之间进行焊接;
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正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在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对所述两块试板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
可选地,在将所述两块试板放置在所述底板上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两块试板靠近所述接缝的一边进行加工,形成V型坡口。
可选地,所述试板的屈服强度大于等于345MPa,抗拉强度为500MPa至600MPa。
可选地,所述两块试板之间的接缝宽度为2~3mm。
可选地,采用埋弧焊对所述两块试板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
可选地,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正面进行焊接之后,在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进行焊接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进行碳弧气刨清根、打磨和磁粉探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中,在试板的接缝两端焊接有加强板,加强板和试板之间也焊接固定,从而对两块试板形成拘束,之后再对试板之间的接缝进行正面和背面的焊接,从而在焊缝中预制形成横向裂纹,后续可以通过探伤检测来验证焊接的工艺参数,以便于控制现场焊接过程中横向裂纹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对应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高强钢对接焊接横向裂纹预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1,提供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焊接窗口;
步骤S12,将两块试板并列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位于所述焊接窗口上方;
步骤S13,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两端的底板上焊接加强板,并对所述加强板和试板之间进行焊接;
步骤S14,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正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步骤S15,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在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步骤S16,对所述两块试板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术语“横向裂纹”指的是延伸方向垂直于焊缝延伸方向的裂纹,术语“纵向”指的是平行于焊缝的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