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090.4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包淑娟;付长浩;施晗;魏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双瑞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5237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高尔夫球 铸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铸造技术,特别是一种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钛合金高尔夫球头的铸造技术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应用的流道设计也相类似。涉及的具体方案基于《用于制造可减少球头上盖厚度的高尔夫球头装置》(专利公开号:CN2855584)。
该流道结构一般为主浇口连接直接8mm环状流道,主浇口的截面尺寸多在25mm×10mm以上,从环状流道上往高尔夫球头背部引4-10根辅助浇道,其截面尺寸一般在5mm×5mm左右,利用这样的流道设计,使得钛液能够以灌注的方式充型,相较于早前的“耳朵式”流道设计,在充型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高尔夫运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比赛不再是主流,从单纯的对击打性能的追求转变到现在对外观造型,极限薄等方面的追求。这就给钛合金铸造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球头造型的复杂化,特别是使用大量的棱线转角;厚度的过薄化,出现不足0.6mm的大面积薄区等的影响,球头铸造已出现瓶颈。
钛合金精密铸造又称钛合金熔模铸造或钛合金失蜡铸造。目前,普通钛合金精密铸造超薄件的浇铸装置主要包括主浇口、环状流道、浇铸蜡模、连接环状流道和蜡模型腔的辅助浇道组成,辅助浇道两端分别连接于环状流道和浇铸蜡模型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通过变更单支球头上的流道设计来提升充型能力,以适应球头结构的复杂化和过薄化,保证在铸造该类型球头时,仍具有较高的成型能力,降低废品率。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包括与本体相连的主浇口、环状流道、辅助浇道,主浇口连接本体杆部处,环状流道环绕球头背部,与主浇口相连,辅助浇道分布在环状流道上并与本体连通,特征在于:主浇口与本体的接触面积为90~120mm2,环状流道的直径从主浇口Ф14mm开始由粗渐细,到环状流道相对主浇口的另一末端变化为Ф8mm;环状流道在辅助浇道位置处为竹节式结构,竹节式结构的数量为3~4个,竹节式结构的粗端直径为Ф8mm,细端直径为Ф7mm,长度为35~40mm;竹节式结构的粗端连接辅助浇道;辅助浇道的形状为漏斗状。
所述的辅助浇道,长度为10mm,与环状流道接触部分尺寸11mm×4mm,与本体接触尺寸则为8mm×3mm。
主浇口与本体的接触面积减小至90~120mm2左右,可以提高钛液往环状流道去的流量,同时可降低主浇口这边的裂纹以及主浇口下方缩孔的发生比例;环状流道由现有技术的均一的Ф8直径变为从主浇口开始由粗渐细Ф14到Ф8,同时在辅助浇道位置处将流道设计成竹节式,更能提高环状流道的钛液流速和流量,加大辅助浇道对顶、底部的淋灌效果;辅助浇道的形状调整成漏斗状,与环状流道接触部分尺寸11mm×4mm,与本体接触尺寸则为8mm×3mm,提高充型效果,同时利于降低辅助浇道下的渣缩孔比例。
本专利没有明确标明的长度度量单位,均为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新型流道设计能够显著地提高充型能力,能够适应现阶段国外各种流行的结构设计,铸造充型方面能够保证造型的完整性,大面积薄区出现不满的比例基本控制在3%以内,同时浇口下方缩孔比例也有所下降。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的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
图4是本专利的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的竹节式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专利的钛合金高尔夫球头铸造流道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中,1、主浇口,2、环状浇道,3、辅助浇道,4-竹节式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Ping 2010年量产高尔夫球头在制样阶段在沿用过时的流道体系时,成型率一直在80%以下,无法适应量产需求。依据该系列的结构特征,通过调整其流道设计提升成型率,具体方案是将主浇口与本体接触面积由原来的250mm2调整为100mm2;连接本体的环状流道由全Ф8改为主浇口开始从Ф14到Ф8由粗渐细;环状流道上的辅助浇道由原来的7根减少为6根;并以辅助浇道所在位置为节点,将在中间的4根辅助浇道处改成竹节式结构,将整体的环状流道改为竹节式,具体特征为将流道缩小至Ф7,再均匀接顺至下根辅助浇道,;辅助浇道的尺寸由原先的5mm×4mm柱状改为漏斗状,漏斗的长度为10mm,与环状流道接触部分尺寸11mm×4mm,与本体接触尺寸则为8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双瑞钛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双瑞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涡轮机及相关装置的饱和蒸汽热力循环
- 下一篇:门操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