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染色体整合、进化的表达质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0042.5 申请日: 2012-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255972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刘建忠;黄明涛;崔艳艳;陈韵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63 分类号: C12N15/63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谭英强
地址: 510275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染色体 整合 进化 表达 质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染色体整合、进化的表达质粒,以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生产有用物质已成为物质制造的新的模式。目前,通常采用含目的基因的质粒表达系统来构建工程微生物。但是这种质粒表达系统往往有存在质粒易丢失、不稳定、且质粒的存在又将增加宿主菌的代谢负担。更为严重的是质粒往往又含有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这将严重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泛滥,从而限制了含质粒的工程菌的工业化进程。

为了解决质粒表达系统的上述缺陷,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微生物染色体上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此,许多科学家研发了许多质粒来整合基因到染色体上。美国普渡大学Haldimann and Wanner(2001)开发了一系列条件复制整合调节(CRIM)质粒,利用该质粒可将事先连接到质粒上的目的基因,通过简单的质粒转化,单拷贝地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噬菌体整合位点上(Haldimann,A.,Wanner,B.L.Journal of Bacteriology.2001,183:6384-6393)。但是,利用这些质粒整合基因到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上后,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和复制子仍然保留在染色体上。所构建的工程菌仍然存在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导致环境中耐药菌泛滥的问题。为克服他们的质粒缺陷,台湾Chiang et al.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有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基因整合的质粒,应用这些质粒同样可将事先连接到质粒上的目的基因,通过简单的质粒转化,单拷贝地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噬菌体整合位点上,而且所得到的工程菌不含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和复制子,可用于工业化生产(Chiang,C.-J.,Chen,P.T.,Chao,Y.P.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2008,101:985-995)。但是,上述2个团队的质粒都只能将目的基因单拷贝地整合到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上,而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整合多拷贝的基因以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微生物的生产能力。为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Tyod et al.开发了一种可提高整合基因拷贝数的质粒pTGD,利用λInCh基因组整合技术,将质粒上的目的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后,因质粒上携带了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目的基因串列在一起),可利用所谓的化学诱导染色体进化技术,提高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拷贝数(Tyo,K.E.J.,Ajikumar,P.K.,Stephanopoulos,G.Nature Biotechnology 2009,27:760-765)。他们所得到的工程菌虽然基因的拷贝数因化学诱导染色体进化得到了增加,但是他们使用的基因整合技术是λInCh基因组整合技术,需要4个步骤,比较复杂,不利于工业应用,而且工程菌仍然含有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染色体整合、进化的表达质粒。该表达质粒可以通过直接质粒转化将目的基因插入工程菌的染色体中,并可以通过化学诱导提高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拷贝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染色体整合、进化的表达质粒,含有2个FRT位点(可被FLP重组酶识别)、抗性筛选基因a、复制子、噬菌体整合位点(attP)、启动子(P)及其后面的多克隆位点(MCS)、终止子(TTR)、用于诱导染色体进化过程的抗性筛选基因β、及启动子与抗性筛选基因β两侧连接的2个异源的核苷酸序列相同片段A1和A2,抗性筛选基因a与抗性筛选基因β为不同的抗性基因。

优选的,所述质粒的结构为:在两个FRT位点的一侧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含有片段A1、启动子(P)及其后面的多克隆位点(MCS)、终止子(TTR)、用于诱导染色体进化过程的抗性筛选基因β、片段A2、噬菌体整合位点(attP),在两个FRT位点的另一侧则含有抗性筛选基因a和复制子(如图1所示)。

优选的,所述抗性筛选基因a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优选的,所述复制子为大肠杆菌的条件复制子(ori Rγ)。

优选的,所述噬菌体整合位点(attP)为attPHK、attPP21、attPλ、attPφ80和attPP22中的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