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018.1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晶;赵明君;宋英麟;彭纯;栗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H1/00 | 分类号: | G10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立体 结构 发光 电子乐器 | ||
1.一种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的壳体为透光体,所述的壳体表面上设置有48个按键和多个发声孔(54);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有:微处理器单元(A),分别与微处理器单元(A)相连接的按键检测电路(B)、加速度传感器(C)、发光二极管单元(D)、功率放大电路(E)以及电源(G),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E)的输出连接扬声器(F),所述的按键检测电路(B)的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设置在壳体表面上的48个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上设置的48个按键中的第1~12个按键一一对应于键盘乐器大字组的C、#C、D、#D、E、F、#F、G、#G、A、#A和B;第13~24个按键一一对应于键盘乐器小字组的C、#C、D、#D、E、F、#F、G、#G、A、#A和B;第25~36个按键一一对应于键盘乐器小字一组的C、#C、D、#D、E、F、#F、G、#G、A、#A和B;第37~48个按键一一对应于键盘乐器小字二组的C、#C、D、#D、E、F、#F、G、#G、A、#A和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矩形壳体,构成矩形壳体四周的每一个侧面上设置有12个按键,四个侧面共有48个按键,构成矩形壳体的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发声孔(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柱形体结构或表面为曲面的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柱形体结构时,所述的按键分布在柱形体结构的圆周面上,所述的多个发声孔(54)设置在柱形体结构的上/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A)设置在固定于壳体内的主电路板(H)上,所述的扬声器(F)固定在壳体的发声孔(54)处,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E)设置在扬声器(F)上,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C)固定在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检测电路(B)设置在按键检测电路板上,所述的按键检测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单元(D)固定在按键检测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在按键检测电路板上的排布方式为:红色分别位于第一行第一列上的按键(37)、第二行第二列上的按键(26)和第三行第三列上的按键(15)的左侧,以及第四行第三列上的按键(3)的右侧;黄色位于第一行第二列上的按键(38)、第二行第三列上的按键(27)和第四行第一列上的按键(1)的左侧,以及第三行第三列上的按键(15)的右侧;蓝色位于第一行第三列上的按键(39)、第三行第一列上的按键(13)和第四行第二列上的按键(12)的左侧,以及第二行第三列上的按键(27)的右侧;绿色位于第二行第一列上的按键(25)、第三行第二列上的按键(14)和第四行第三列上的按键(3)的左侧,以及第一行第三列上的按键(39)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且发光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G)采用供电电池,所述的电池固定在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0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